00_FB_innovarad_janks_meta_analysis_20170416-130
2017 / 4 / 21

充滿感恩的統合分析課程

 

作者:安南醫院 放射腫瘤科 詹凱翔 醫師

 

 

00_FB_innovarad_janks_meta_analysis_20170416-130

 

 

碰壁的過往

 

在醫學生時期,由於實證醫學的風行,常常聽到老師提到高證據等級的「meta-analysis」或者「systematic review」,於是便對這樣的論文起了相當高不可攀的印象,而且實際去研讀後發現,其研究的廣度以及使用的統計方法都跟傳統上生物統計有所不同,更加深對此「文體」景仰的態度。

 

然而,在醫院中許多前輩或者老師對於「meta-analysis」的態度似乎與它在實證醫學的地位不匹配,「臨床試驗」或者「實驗室研究」似乎才是王道與正途。再加上常常詢問關於「meta-analysis」怎麼做出,卻一直找不到能夠知道或者願意傳授方法的「高人」。於是,對我來說,「meta-analysis」大概就屬於只能遠觀而無法碰觸「逸品」吧。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由於知道自己未來方向並不在所謂實驗室研究中,所以更看重能強化臨床能量的研究方法,其實第一梯次 3/11 課程首次推出時,我便立馬準備報名了,可惜臨床工作一忙,一轉眼居然已經額滿,實在扼腕。所以,當第二梯次 4/16 的課程,在西洋情人節當天開放報名時,這次趕緊放下手邊事情,立即處理!

 

報名後也相當興致勃勃,找時間去回顧下載一些 meta-analysis 的文章來看看人家的架構,以及常見的統計名稱為何。不過,不管怎麼看,都有種似有若無的距離感,好像是這樣,又好像是那樣的感覺,心中相當不踏實。

 

 

含金量超高課程

 

新思惟課程具有相當程度好評這眾所皆知,但是這堂課對我來說更是驚訝,居然可以如此平實通俗地將整個「meta-analysis」赤裸裸地支解,然後讓我們可以簡單地入門,實際產生品質足夠發表的統計圖表,這點真是相當不容易。

 

張凱閔醫師在產生論文的心路歷程上以及給初學者的建議比較像是這門功夫的內功心法,初看有點像「江湖一點訣,點破不值錢」的感覺。但是,我認為這就像是最近李笑來老師在羅胖「得到」中直播所提到的,很多問題的回答都很簡單,但是為什麼大多數人沒辦法做到,因為絕大多數人沒辦法持續地做。凱閔醫師所提出的心法,雖然表面簡單,但是已經讓我們上課的人認知升級一次,接下來就是持續地做了。

 

曾秉濤醫師所講解的論文架構及搜尋文獻,就真的是拳拳到位的外功套路了。曾醫師將這兩個主體分別再拆解為四大面向來講解,紮紮實實地將原本的「逸品」改造成 3D 組合樂高積木,讓你很簡單也能上手把玩。

 

這門課放很多時間在實作,這點有別於健保資料庫會先講解一堂軟體操作的安排。當然,CMA 這個軟體比起 MedCalc 與 MySQL 這兩者更為親民是一個原因,另外可能是 CMA 在試用上比較嚴格,學員比較沒有機會事先摸一摸這個軟體(校長很貼心且辛苦的協調團購,揪甘心ㄟ),所以才讓大家在當天把時間投入在練習中。但是,這樣很棒,更有時間跑出圖片,也能夠在立即發現問題時詢問助教。當然,大家也都能夠順利地跑出高品質的圖表。

 

最後,蔡校長對於圖表優化的說明更是讓人嘆為觀止。這不是簡報課、不是大字流、不是圖像化,但是同樣希望能夠藉由設計上的優化,達到作者、審稿者、讀者三方在閱讀該圖表時能夠達到三贏的局面。蔡校長,就是能夠這樣。

 

 

感恩的心

 

最後,還是要再跟新思惟團隊說聲感謝。有人說,你都交學費了,人家本來就要教你了。但是,若是沒有新思惟團隊不斷前進、不斷創新,今天我不會有機會能夠在一天的時間內如此全面且深入地了解「meta-analysis」是什麼,尤其在臨床忙碌且過去一直碰壁的情形下。

 

您們幫我省下的時間,讓我有機會將時間放在更多美好的事物上,這早就超過物質上許多了。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