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介紹
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免疫細胞受到的輻射劑量,是否會影響病人的整體預後?
欒醫師團隊使用統合分析進行研究,納入 16 篇,共 4511 位接受胸腔放療的病人,比較「免疫細胞估計受照劑量」(EDIC 或 EDRIC 模型計算)與病人的整體存活、無惡化存活、無病存活、局部控制率,及遠處轉移率等臨床結果之間的關聯。
分析結果顯示,免疫細胞受照劑量越高,整體存活與無惡化存活都較差,其他像無病存活、局部區域控制、遠處轉移風險也都比較不利。這個趨勢在不同癌別、國家、年齡層與各種治療搭配下都一致,年長者影響更明顯。即使以較低的劑量門檻(約 6.1 Gy)來看,也能觀察到「劑量越高、預後越差」的現象。
欒醫師團隊認為,在規劃胸腔放射治療時,除了確保腫瘤得到足夠照射外,也應考慮「免疫細胞的保護」。透過減少不必要的照射範圍、降低心肺平均劑量、避免大面積低劑量曝露,或選用像質子治療等能減少正常組織受照的技術,都可能幫助病人獲得更好的長期治療效果。
恭喜欒醫師!
寫統合分析最難的,不是統計,也不是畫圖,而是找到「剛剛好」的題目。初學者起步的理想選擇是幾篇?如何找到能做的題目?如何評估可行性?如何在每一次搜尋時,都能建立脈絡,快速調整找題方向?一起來聽聽講師怎麼說。
最新活動
期刊介紹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創刊於 1983 年,2024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5.3,在 Oncology 領域為 Q1(61/326) 期刊,在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 Medical Imaging 領域為 Q1(22/212) 期刊。
欒智偉醫師與新思惟
- 欒智偉所參加的《統合分析工作坊》第二十一梯次
-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關於 CRP/Alb 對頭頸部癌症預後價值之統合分析,獲 Diagnostics 刊登!
-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關於營養狀態作為頭頸部癌症之預後預測指標之統合分析,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關於使用經放射線處理之捐贈肋軟骨於鼻整形手術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 刊登!
-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以 HS-mGPS 評估癌症預後之統合分析,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刊登!
-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以修改版 mGPS 評估頭頸部鱗狀細胞癌預後之統合分析,獲 Head & Neck刊登!
-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關於老年營養風險指標,對頭頸部癌的預後評估之統合分析,獲 Head & Neck刊登!
最新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