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輻射劑量

01_RO_LuanCW_07
2025 / 10 / 27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研究胸腔放療中「免疫細胞受照劑量」與預後的關聯之統合分析,獲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刊登!

 

 

01_RO_LuanCW_07

 

 

文章介紹

 

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免疫細胞受到的輻射劑量,是否會影響病人的整體預後?

 

欒醫師團隊使用統合分析進行研究,納入 16 篇,共 4511 位接受胸腔放療的病人,比較「免疫細胞估計受照劑量」(EDIC 或 EDRIC 模型計算)與病人的整體存活、無惡化存活、無病存活、局部控制率,及遠處轉移率等臨床結果之間的關聯。

 

分析結果顯示,免疫細胞受照劑量越高,整體存活與無惡化存活都較差,其他像無病存活、局部區域控制、遠處轉移風險也都比較不利。這個趨勢在不同癌別、國家、年齡層與各種治療搭配下都一致,年長者影響更明顯。即使以較低的劑量門檻(約 6.1 Gy)來看,也能觀察到「劑量越高、預後越差」的現象。

 

欒醫師團隊認為,在規劃胸腔放射治療時,除了確保腫瘤得到足夠照射外,也應考慮「免疫細胞的保護」。透過減少不必要的照射範圍、降低心肺平均劑量、避免大面積低劑量曝露,或選用像質子治療等能減少正常組織受照的技術,都可能幫助病人獲得更好的長期治療效果。

 

 

恭喜欒醫師!

 

寫統合分析最難的,不是統計,也不是畫圖,而是找到「剛剛好」的題目。初學者起步的理想選擇是幾篇?如何找到能做的題目?如何評估可行性?如何在每一次搜尋時,都能建立脈絡,快速調整找題方向?一起來聽聽講師怎麼說。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