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2025 / 8 / 11

2025 / 8 / 9(六)「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魏子捷醫師、郭郡羽教授

 

 

00

 

 

這次有非常多的同學來自於各行各業,包括要碩士畢業、博士畢業、主治醫師升等,或者教職升等的伙伴們,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對於統合分析並不熟悉。

 

在這樣子的狀況下,真的能夠在一天的課程內入門統合分析,甚至還親手做出整套 SCI 文章發表所需要的圖表嗎?答案是肯定的。

 

許多同學在課前對自己也是半信半疑,但是經過課程講解、老師指導,以及自己親手突破幾個重要難關之後,所有的同學都能夠做出很不錯的內容。

 

以下,我們就一些在排版跟細節上還能進步的地方做些建議,接著來欣賞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

 

 

那些還能改進的小細節

 

 

01

 

 

這張同學處理得已經不錯,進一步要建議的話,就是在個別 study 所用的顏色,跟最後的總結,都用了一樣的純黑色。這部分會導致視覺上沒有辦法把注意力導引到最終結論,稍微有點可惜。另外,上面所留下的空白略多了些,而下面略少,稍加調整,就能更好。

 

 

02

 

 

左下角的 Meta Analysis 字樣可以考慮刪除,下方所留的空白稍微多了些。中間的欄位部分,建議把 Z-Value 去掉。

 

 

03

 

 

這張也是一樣,會發現多數的同學到了第二次分析的時候,精神都會有點渙散,注意力開始下降,一些細節當初會注意到的,到這裡就會忘記。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在你做完一套圖之後,隔天或甚至隔幾天再看一次,其實會比較容易看到自己當時的失誤之處,在這邊欄位的 Z-Value 去掉之外,同學似乎有特別調整資料之間的間距,會發現 Study name 有幾個名字比較長的項目,開始與 Odds ratio 的數字靠在一起。CMA 原廠軟體處理的間距事實上做得不錯,我個人認為不去動它是比較理想的,因為同學們自己調整之後,往往不會比預設更好。

 

 

04

 

 

這張也是典型的一些細節稍微有點疏忽,包括 Z-Value 去除,以及右邊圖示欄最下方的兩個標籤,右邊應該是寫上 CoQ10,左邊才是寫 Placebo。

 

 

05

 

 

同學調整了圖示欄位的寬度,所以在這個畫面裡面,可以發現圖示區真的太寬了。另外,左邊 Study name 比較長的那幾個,甚至跟點估計值的數字有所重疊。

 

的確很不容易,對吧?

 

主要是因為同學們第一次做,光是能夠把全部的圖表做出來,都已經很了不起。這些細節就需要我們之後反覆的練習,也就是我們說的「回家練5次」之後,你就能夠把許多的動作變成是反射,而把珍貴的注意力著重在整張圖最後呈現給人的感覺。

 

以上這些建議,就是協助各位在視覺的品味上更為細膩。日後處理自己稿件時,投稿出去的作品,就是讓審閱者沒得嫌的好圖表。

 

以下我們來看看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

 

魏子捷醫師

 

 

11

 

 

魏子捷醫師的作品,在細節上處理得都非常好,這張森林圖是一開始大家在注意力最好的時候做的,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明顯的問題,我們繼續往下看。

 

 

12

 

 

敏感性分析非常好。沒有問題。

 

 

13

 

14

 

 

兩次的分組分析做得很不錯,可惜第二張右邊的相對權重欄位不見了。這部分如果能補上就更為理想。

 

 

15

 

16

 

 

兩張迴歸分析處理得都很好,沒有問題。進一步的話,可以考慮處理 XY 軸的小數點。X 軸可以作為整數,Y 軸的話則保留一位即可。

 

 

17

 

 

漏斗圖沒有問題,同學記得做了裁切,所以畫面非常理想。

 

 

18

 

 

最後一次分析,欄位的部分沒有問題,不過在圖示區下方的標示。建議右邊寫上 CoQ10,左邊寫上 Placebo,會與圖示的方向更為一致。

 

很不錯的作品,恭喜魏醫師!

 

 

郭郡羽教授

 

 

21

 

 

郭郡羽教授的作品,在細膩度上做得實在是相當不錯,這是第一次分析的森林圖,沒有問題。

 

 

22

 

 

敏感性分析的部分,處理得也相當好,沒有問題。

 

 

23

 

24

 

 

分組分析處理得非常好。不管是欄位或者是排版,都沒有問題。

 

 

25

 

26

 

 

迴歸分析處理的很棒,你可以注意到他的 XY 軸小數點是有經過整理的。

 

 

27

 

 

漏斗圖很棒,而且也做了裁切,所以右邊並沒有原廠出圖常見的大量空白。

 

 

28

 

 

最後一次分析的話,Z-Value 這個欄位記得去掉。最下方的標籤也是一樣,右邊寫 CoQ10,左邊寫 Placebo 會更好。整體來說,很多很多的細節都已經處理得相當不錯,以上一些小小的建議,只是協助同學們再進步的一些細節提醒而已。

 

恭喜郭教授!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