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01_DRCP_HuangHK_28
2025 / 10 / 9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關於 SGLT2 抑制劑與 GLP-1 受體促效劑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巴金森氏症風險影響之統合分析統,獲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刊登。

 

 

01_DRCP_HuangHK_28

 

 

文章介紹

 

黃暉凱醫師團隊想了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不同降血糖藥物,會不會影響得到巴金森氏症的機率。研究團隊特別關注三種藥物:SGLT2 抑制劑、GLP-1 受體促效劑、DPP4 抑制劑。

 

團隊利用美國 TriNetX 研究網絡的真實世界資料,收集了 2015 年到 2022 年間,年齡 50 歲以上、患有第二型糖尿病並開始使用這三種藥物的病人資料。

 

為了讓比較更公平,團隊使用了傾向分數配對的方法,確保各組病人的背景條件相似。研究主要想看的結果就是這些病人後來有沒有被診斷出巴金森氏症。

 

研究總共納入了將近 30 萬名病人的資料。在 SGLT2 抑制劑與 DPP4 抑制劑的比較中有 93872 人;GLP-1 受體促效劑與 DPP4 抑制劑的比較中有 110366 人;SGLT2 抑制劑與 GLP-1 受體促效劑的比較中有 95838 人。

 

結果發現,使用 SGLT2 抑制劑的病人得到巴金森氏症的風險明顯比較低。跟使用 DPP4 抑制劑的病人相比,風險降低了 20%(風險比值為 0.80),跟使用 GLP-1 受體促效劑的病人相比,同樣也降低了 20%。

 

但是 GLP-1 受體促效劑跟 DPP4 抑制劑相比,在預防巴金森氏症方面就沒有明顯差異了。研究團隊還整合分析了其他相關研究,結果也支持 SGLT2 抑制劑能降低巴金森氏症風險的發現。

 

總結來說,這項研究顯示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使用 SGLT2 抑制劑可能比使用 DPP4 抑制劑或 GLP-1 受體促效劑,更能降低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

 

 

恭喜黃醫師!

 

無對照組的小樣本研究,可以做統合或網絡統合嗎?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01_DRCP_HuangHK_27
2025 / 3 / 27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研究 SGLT2i 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腎結石風險之統合分析,獲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刊登。

 

 

01_DRCP_HuangHK_27

 

 

文章介紹

 

腎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會導致劇烈疼痛,甚至影響腎功能,而糖尿病患者的腎結石風險又比一般人更高。因此,黃醫師團隊希望了解新型降血糖藥物(SGLT2i),否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罹患腎結石的風險。

 

黃醫師團隊利用 TriNetX 研究資料庫,篩選出 2015 年至 2023 年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且開始使用 SGLT2i 的成年病人,並將他們與使用其他糖尿病藥物(DPP-4 抑制劑與 GLP-1 受體促效劑)的患者進行比較。研究涵蓋約 50 萬名患者,並進行長達五年的追蹤,以評估新診斷出的腎結石發生率。

 

結果發現,與 DPP4 抑制劑使用者相比,服用 SGLT2i 的病人,罹患腎結石的風險降低了14%;與 GLP-1 受體促效劑使用者相比,風險則降低了10%。

 

統合分析的結果,也支持 SGLT2i 能降低腎結石風險的結論,顯示 SGLT2i 可能不僅能幫助控制血糖,還能減少腎結石的發生。

 

黃醫師團隊認為,這項研究的發現,對於需要選擇糖尿病治療藥物的醫師與患者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參考資訊。SGLT2i 或許能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額外降低腎結石風險,提供雙重好處。

 

不過,研究仍有其限制,例如無法確保所有患者都確實按時服藥,且仍需進一步的臨床試驗來確認其機制與長期影響。未來若能有更多針對腎結石預防的研究,將有助於醫療決策與患者健康管理。

 

 

恭喜黃醫師!

 

收集到的資料很多,「我要寫成一篇超大的論文,還是我要切一小段切一小段?」這是很多研究者,在漫長的研究人生中,總會遇到的困擾。怎麼讓文章呈現的相對精彩,點擊連結看看講師怎麼說!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