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皮膚科 蔡逸群 醫師
以前都是看別人整理過的資料
自從大六上了實證醫學的課,對文獻的搜尋和證據等級有初步了解,intern 和住院醫師時,也大膽地去參加兩次 EBM 競賽。
回歸核心,實證醫學是希望我們能使用現有最佳證據來治療病人,而統合雙盲隨機對照研究的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就是目前的最佳解。
以前的自己只能查資料,看別人整理後的東西,從來沒想過自己也來寫傳說中證據等級最高的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用 CMA 跑出圖表超有成就感
直到去年《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聽到張凱閔醫師和謝孟樵醫師,講到他們親身寫出研究論文的經驗,才知道原來這是辦得到的!所以後來看到統合分析工作坊開課,我立馬報名。
在閱讀課前指定論文時,一步一步寫下自己比較少接觸的名詞,Jadad score、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I 2 test、funnel plot and Egger’s test,一個一個 Google。漸漸地,也越來越期待上課的日子。
在互動實作的時間,透過新思惟預先準備的 Excel 數據,按照步驟,真的就用 CMA 作出一張一張有模有樣的圖表,forest plot、subgroup analysis、funnel plot,雖然知道這只是個作業,因為重點是怎麼整理出可以拿來分析的變項、選什麼作 subgroup analysis 降低異質性,但能在兩點前親手完成作業上傳真的相當有成就感,似乎未來自己也能完成一篇統合分析。
細心教學拆解論文架構
張凱閔醫師一開始就教我們設定 primary outcome,要區分是連續或是類別變項,連續性變項要特別注意方向性;標準差 (SD) 是描述母體分布,而標準誤 (SE) 是描述取樣平均值的分布;odds ratio 和 risk ratio 是不同的比率變項;分析時選 fixed or random effect model 的不同,會影響權重。
I 2 test 可以用來分析異質性,但我們必須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識分組分析,或許就可以從無效的結果找到新發現,最後利用 Egger’s test 及 funnel plot 分析出版偏誤。
曾秉濤醫師很細膩地把整個流程為我們解說一次,method 要照格式來寫 database (keyword)、outcome (data extract)、statistics (software)。
Result 要特別說明為何排除,文 / 表 / 圖呈現;PHS 三大元素 (publication bias、 heterogeneity、subgroup meta-analysis),小心過大的standardized MD,異常數據的來源可能是 SD 與 SE 分不清;pre-post correlation (0.5),standardized by (Post score SD) 的設定;discussion 要整理記憶,論述和前人的不同,提出發現的現象,最後用兩句話總結重點,承先啟後,提出建議。
至於要怎麼開始,真是精彩絕倫,要先區分冷熱主題與 IF 目標,關鍵字 (K1) and (K2),(K1 or A1) and (K2 or A2),(K1) and (K2) and (A3)。A 的來源可以是 MeSH term、首頁最常關聯字,冷的主題要考慮合理工作量 50-200 就是個好機會,熱的主題 50-200 or >200 都是好機會,接著是標題 / 摘要 /關鍵字的 N-1 原則(N>4 重設),每留下 20 篇文章,可找到三篇可用。
Solo 文章可以自己分組比較,連續變項 mean / SD / sample size / p value 最重要 => standardized MD & Difference in means,類別變項 event rate / sample size 最重要 => Odds ratio & standardized MD。
上面很細碎地寫出很多投影片上的細節,但我覺得字字珠璣,都是兩位講師提示的重點,再寫一遍,希望能更加深印象,也希望未來能再寫一篇 meta-analysis 論文刊登心得。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