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clip_pnbp_huangyh_zengby_tsengpt_share_35_Meta-analysis_20181124_0336
2019 / 2 / 27

奇怪且不合理的統計結果,該放棄?或是繼續堅持?

 

作者:文信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黃郁惠、曾秉濤醫師關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鎂元素之統合分析,獲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刊登!

 

 

01_clip_pnbp_huangyh_zengby_tsengpt_share_35_Meta-analysis_20181124_0336

 

 

如同我在「別放棄任何一個點子」所說,「鎂(Mg)與過動症(ADHD)相關性」統合分析這篇文章,完全是無心插柳的結果,起初我也不曉得,鎂對於過動症,扮演著這麼重要的角色。

 

 

大聲嚷嚷之前請先做好功課

 

一般來說,當我們遇到出乎意料之外的統計結果,(例如,原本預計沒有顯著差異的鎂,竟然最後是有顯著差異。)第一步驟,一定是先懷疑自己:是不是資料輸入有誤?是不是使用的統計公式錯誤?甚至,我的電腦一定是錯亂了,本來要用 CMA 來跑統計,結果用成 webcam 來跑統計。(如果真的有人用這個成功跑統計,請一定要讓我知道。)

 

備註:同學們要記住,如果統計結果出乎意料,一定要巡過上面幾個誤區唷!

 

然而,當我們發現,上面幾個常見的錯誤都有避開,統計結果還是這樣,那我就要思考下一個問題了:是我上課時太偷懶,沒有注意到這現象嗎?這個問題書卷獎可以跳過,但是像我這種「捲書獎」的,就一定要好好檢視一下,因為如果教科書上都說這是老生常談的現象,我還以為是如獲至寶,那就尷尬了!

 

 

確定前無古人

 

當我們前面的確認工作都完成無誤,發現到這個統計結果,真的都沒有人提到(或是只有在部份臨床研究略為題到),就代表你的統計結果,有可能真正發揮了統合分析的核心價值:「透過擴大 sample size,發掘過去因 sample size 過小而忽略的細微變化」。

 

而這些細微的變化,就有可能替未來的研究,開闢一個新的方向!新方向可大可小,運氣不好,就是替未來研究者發現一條新的死胡同:終究還是無法解決目前的臨床問題;運氣超好,就有可能是發現一條康莊大道:解決了過往無法處理的臨床問題!

 

 

在天馬行空之前,找巨人來墊肩。

 

是的,就像在許多的統合分析研究中不斷強調的,統合分析終究只能「發現現象」,而不能「發現背後的原理」。因此就算你再怎麼興奮,還是需要透過前人的研究,來驗證我們的發現。

 

如果前人的研究方向都相反,還得回過頭來檢視我們的 data 是否方向輸入相反(positive versus negative)。但如果前人的研究能佐證你的發現,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旁徵博引,強化自己的論述,大聲嚷嚷了!

 

當然,這個大聲嚷嚷也不是胡謅亂寫,而是要很有條理的讓主編與審閱者落入你的知識陷阱裡:「我的發現和前人 A 一樣,雖然與前人 B 有出入,但那是因為前人 B 的情況和我有點不同,而且前人 C 發現鎂可以透過另外一種機轉來影響過動症,所以我的結論是有憑有據的!」

 

要知道,研究的世界,講求的是證據,唯有你證據充足,說話才會大聲!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