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課程後,許多同學用匿名手寫,或者私下跟我們回饋,都提到,他們其實曾經自己嘗試過一陣子,或者也上過一些課程,但從來沒辦法起步。今天來上課,真心覺得我們的課程是針對初學者設計的,不管是上課的內容,或者互動實作操作的技術,都讓他們很能上手,也更有信心。
這也是這次大改款的主要目的,講師們都實際體驗初學者會經歷過的一切,寫了兩篇 SCI 就為了作為各位上課的教材,自然整個規劃起來都截然不同。
很高興各位同學都能實際上手,這次同學們的製圖細節處理得都不錯,能建議的也不是很多,一起來看看。並進一步欣賞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
那些差點得獎的細節
這張其實設計得不錯了,不過最下方留下的空白區太大,可以改變圖片尺寸,重新出圖,或者也可以事後裁切。
通常第二次分析會比較容易忘記,這邊不小心保留了 Z-Value,跟前面的其他圖片略有不同。建議去掉。
另外,這張有個重要的細節,就是底下的標籤方向相反了。因為實際上是 Berman 這個 study 有 1 個副作用在 CoQ10 組,但目前標示變成出現在 Placebo 組,與原始數據有出入。這種標示錯誤如果被發現,其實都蠻嚴重的,因為這會讓審閱者覺得我們在檢查圖表數據時並不嚴謹,他就不敢把自己的名字壓上去,讓你通過。
在統計項的部分,同學保留得太多了,雖然統計軟體都提供給我們,但我們可以只呈現最核心的。如果項目太多,反倒有分散注意力,並讓審閱者困惑,或甚至提出疑問的可能。
如之前所說,能進一步建議的真的不多,就這三點。以下一起看看,做得很好並得獎的兩位同學的作品。
徐醫師
徐醫師的作品在細節上很注意,之前提到的一些小疏忽他都沒有。像是分析總表、敏感性分析,都沒有問題。
分組分析的兩張也很棒,欄位跟圖形區的設計都很一致。
統合迴歸製圖也沒有問題。
漏斗圖原廠出圖,很好。
最後的副作用分析,方向也標對了,很仔細!
恭喜徐醫師!
吳立智醫師
吳立智醫師的作品,一樣在細節上處理得很好,像是根據資料的範圍,設定適當的 scale,欄位的選擇,都很穩定。
分組分析的兩張,畫面很一致簡單,相當不錯。
統合迴歸圖,很棒,沒有問題,小數點位數都是對的。
漏斗圖,出原廠的,沒有問題。
最後的副作用分析,各種細節都有注意到,包括下方的標籤方向也正確。
恭喜吳醫師!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