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_cover
2023 / 1 / 9

2023 / 1 / 8(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徐振傑牙醫師、吳立智醫師

 

 

00_cover

 

 

這次課程後,許多同學用匿名手寫,或者私下跟我們回饋,都提到,他們其實曾經自己嘗試過一陣子,或者也上過一些課程,但從來沒辦法起步。今天來上課,真心覺得我們的課程是針對初學者設計的,不管是上課的內容,或者互動實作操作的技術,都讓他們很能上手,也更有信心。

 

這也是這次大改款的主要目的,講師們都實際體驗初學者會經歷過的一切,寫了兩篇 SCI 就為了作為各位上課的教材,自然整個規劃起來都截然不同。

 

很高興各位同學都能實際上手,這次同學們的製圖細節處理得都不錯,能建議的也不是很多,一起來看看。並進一步欣賞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

 

 

那些差點得獎的細節

 

 

 

 

01

 

 

這張其實設計得不錯了,不過最下方留下的空白區太大,可以改變圖片尺寸,重新出圖,或者也可以事後裁切。

 

 

02

 

 

通常第二次分析會比較容易忘記,這邊不小心保留了 Z-Value,跟前面的其他圖片略有不同。建議去掉。

 

另外,這張有個重要的細節,就是底下的標籤方向相反了。因為實際上是 Berman 這個 study 有 1 個副作用在 CoQ10 組,但目前標示變成出現在 Placebo 組,與原始數據有出入。這種標示錯誤如果被發現,其實都蠻嚴重的,因為這會讓審閱者覺得我們在檢查圖表數據時並不嚴謹,他就不敢把自己的名字壓上去,讓你通過。

 

 

03

 

 

在統計項的部分,同學保留得太多了,雖然統計軟體都提供給我們,但我們可以只呈現最核心的。如果項目太多,反倒有分散注意力,並讓審閱者困惑,或甚至提出疑問的可能。

 

如之前所說,能進一步建議的真的不多,就這三點。以下一起看看,做得很好並得獎的兩位同學的作品。

 

 

徐振傑牙醫師

 

 

11

 

12

 

 

徐振傑醫師的作品,在細節上很注意,之前提到的一些小疏忽他都沒有。像是分析總表、敏感性分析,都沒有問題。

 

 

13

 

14

 

 

分組分析的兩張也很棒,欄位跟圖形區的設計都很一致。

 

 

15

 

16

 

 

統合迴歸製圖也沒有問題。

 

 

17

 

 

漏斗圖原廠出圖,很好。

 

 

18

 

 

最後的副作用分析,方向也標對了,很仔細!

 

恭喜徐醫師!

 

 

吳立智醫師

 

 

21

 

22

 

 

吳立智醫師的作品,一樣在細節上處理得很好,像是根據資料的範圍,設定適當的 scale,欄位的選擇,都很穩定。

 

 

23

 

24

 

 

分組分析的兩張,畫面很一致簡單,相當不錯。

 

 

25

 

26

 

 

統合迴歸圖,很棒,沒有問題,小數點位數都是對的。

 

 

27

 

 

漏斗圖,出原廠的,沒有問題。

 

 

28

 

 

最後的副作用分析,各種細節都有注意到,包括下方的標籤方向也正確。

 

恭喜吳醫師!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