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課程的特色,是有相當多的醫學生以及 PGY 來學習。因為現在應徵幾個代表性的熱門科,競爭已經相當激烈,錄取率常在 10% 以下。如果想在實力差不多的應徵者之間脫穎而出,學術方面的耕耘,會是一個重要的參考項目。
不過,對於還沒有辦法獨立看診跟設計研究的學生來說,如果又不幸沒有遇到適合的學術指導老師的話,統合分析就是一個只需要靠自己就能起步的文體。打開電腦,使用 PubMed,加上 EndNote,就能做得很不錯。
上課的同學們,雖然都是新手,但充滿著學習動機。在中午互動實作時間都順利的做完了論文的核心圖表,回去之後,再練習 5 次,形成肌肉記憶,就能開始處理自己想做的題目。
以下,我們就同學們第一次練習作圖時所常見的錯誤,以及我們覺得還可以再建議的細節做一些補充,然後一起看看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
那些還能建議的細節
在操作的時候,同學可能忘了加上權重欄位,最右邊如果能夠有每個研究個別佔總分析多少權重比例的話,會更棒。
同學這張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但如果你仔細看的話,應該會發現下方留下的空白太多了。雖然這並不是一個數據上的錯誤,但在排版上有時會讓審閱者感到怪異,當他被這樣的細節吸引過去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一個對研究團隊稍微不太信任的負面印象。
同學雖然有放上每個研究個別的權重,但可能不小心手滑,把它移到中間去了,而不是在畫面的最右邊。建議到資料分析頁面把它往右拉,就可解決。
統合迴歸做得不錯,不過因為我們收入的所有研究,說到天數的時候並沒有小數點,所以 X 軸建議作為整數即可,Y 軸的話也建議小數點下保留一位就行。
部分同學的電腦在出統合迴歸的時候,不明原因就會變成藍色,記得把裡面的每個元件都重新設定為黑色就可以了。X 軸 Y 軸的小數點,也請比照上面的建議囉。
最後一次類別變項分析的時候,常常會忘了跟前面保持一樣的欄位設定,所以這邊同學保留了 Z-Value 的欄位,建議去除即可。
這也是一樣,因為分析到最後可能有點累了,重複做類似的事情時,會忘記使用相同的設定。在森林圖的部分,沒有照灰階去做些畫面上的層次,導致看起來非常的肅殺,像是關在監獄裡面的感覺。建議照範例做個調整即可。
這張漏斗圖也不錯,原廠式樣。不過如果行有餘力的話,記得做簡單的裁切,讓它的四邊留下的空白比較類似,目前的話,左邊多了一些,右邊則是多了太多。
以下來看看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吧。
張家瑜博士
張家瑜博士的作品,在各種細節上都處理得不錯,像是這張主要結果分析,會發現不管是森林圖的層次,或者是欄位,都處理得相當好。下方的標籤文字大小也都相當理想。
敏感性分析的刻度設定很適合,使得整體呈現剛剛好。
兩張分組分析處理的不錯,風格與設計都一致,能夠很清楚地看到裏頭想要表達的數據結果。
兩張統合迴歸相當不錯,在小數點上都有非常細膩的設定。
出版偏誤的漏斗圖,原廠式樣,稍微可惜的是原廠出圖左右就會留下比較多的空白,如果能夠事後做個裁切,就更棒了。
最後的類別變項分析也沒有問題,左右剩下的空間稍微多了一些,在版面設定時加以調整,或者是做事後裁切,都可以。
恭喜張博士!
張詒婷醫師
張詒婷醫師的作品,在細膩度上更是相當不錯,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主要結果分析,沒有問題。
接著這張敏感性分析也沒有問題,上面留下的空白似乎稍微多了些,左邊也稍微多一點點,原則上,在裁切或者是設定的時候,上下左右記得留差不多的寬度,會更好。
兩張分組分析都做得相當不錯,沒什麼問題。
兩張統合迴歸,在小數點方面也處理得很完美。
漏斗圖有做裁切,非常棒。
類別變項分析,可以發現張醫師在欄位的一致性上處理得非常好,跟其他的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當我們做一個研究的時候,能夠把整套圖的風格調整成一致,細節上也一致,就很容易說服審閱者,我們在處理文獻的時候是有一致標準而且非常細膩的。
恭喜張醫師!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