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17/03/11 (六) 第一梯次

01_eCM_HsuCW_20
2024 / 1 / 16

[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關於 Zuranolone 治療憂鬱症的成效與安全性之統合分析,獲 eClinicalMedicine 刊登!

 

 

01_eCM_HsuCW_20

 

 

文章介紹

 

近年來,全球憂鬱症患者數量逐漸攀升,抗憂鬱藥物也在治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有許多患者對現有的抗憂鬱藥物反應不佳,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品質和社交功能。為了應對這個趨勢,臨床急需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Zuranolone 自 2017 年以來一直作為新型抗憂鬱藥物進行開發,近期的隨機對照試驗(RCTs)探討 Zuranolone 的治療成效,特別是針對產後憂鬱症的族群,顯示出這種藥物能在神經系統中發揮作用,可以改善憂鬱和焦慮症狀,同時也記錄一些副作用。

 

因現有研究尚未對 Zuranolone 的成效和安全性做統合,許智維醫師團隊透過系統性回顧,先檢視有關 Zuranolone 的相關研究,再進行統合分析。研究一共收錄七個隨機對照試驗,納入 1789 名患者;主要結果是改善憂鬱症狀,次要結果包含對憂鬱的反應和緩解率、焦慮症狀的改善、副作用等等。此外,還對一般憂鬱症、產後憂鬱症進行子群體分析,以及劑量反應的統合分析,來觀察劑量和成效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使用 Zuranolone 在治療憂鬱症方面表現良好,患者不僅減輕憂鬱症狀,增加反應率和緩解率,同時焦慮症狀也得到改善;但是,若使用超過 30 毫克的劑量,副作用也相應增加。考慮到治療效果和副作用,每日 30 毫克是較為適當的劑量。

 

許智維醫師團隊的研究以客觀的科學數據,驗證新型抗憂鬱藥物 Zuranolone 是能夠提高治療效果,並為那些現有治療方案反應不佳的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選擇。

 

 

恭喜許醫師!

 

在學術路上,回應審閱意見是發表前的必經過程。然而,有時候一不小心說錯話,可能成為拒稿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支影片將帶你深入探討,為何在回覆審閱意見時「一定要」避免無禮用詞!

 

 

 

 

論文寫作 / 臨床研究 / 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01_JCM_ChangCH_21
2023 / 10 / 31

[快訊] 張俊鴻醫師團隊,關於非侵入性腦部刺激,治療創傷性腦損傷患者憂鬱症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01_JCM_ChangCH_21

 

 

文章介紹

 

在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中,創傷性腦損傷(TBI)的發病率在全球最高,不僅會導致殘疾和死亡,還會引發多種精神問題,包括:憂鬱症、廣泛性焦慮障礙、創傷後壓力症和廣場恐懼症等等,更有研究指出 TBI 患者有較高的自殺意念和自殺嘗試。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療方法來面對 TBI 患者的憂鬱情況。

 

談到治療憂鬱症和其他精神疾病時,非侵入性腦部刺激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兩種技術:「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TMS)和「經顱直流電刺激」(tDCS)。它們透過在腦部施加輕微的電流或磁場,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

 

為了評估 rTMS 和 tDCS 這兩種技術對 TBI 患者憂鬱症狀的療效,張俊鴻醫師團隊全面檢索於 2023 年 1 月 28 日之前,在 PubMed、Cochrane Review 以及 Cochrane Central 等資料庫,並使用隨機效應模型評估治療效果。

 

這篇研究一共統合 10 個試驗(包含 234 名參與者;8 個 rTMS,2 個 tDCS),發現非侵入性腦部刺激相對於模擬治療,在緩解憂鬱症狀方面效果較好;其中 rTMS 表現相對出色,而 tDCS 的結果則不確定。而且,治療次數、治療強度或總劑量無相關性。

 

張俊鴻醫師團隊的研究指出 rTMS 治療後效果雖顯著,但在介入後 1-2 個月內有所減弱;然而,對 TBI 患者而言,不失為短期緩解憂鬱症狀的治療方法。此外,關於非侵入性腦部刺激相關的不良事件很少,幾乎沒有嚴重後果,再次確認它的治療安全性,為醫療保健提供一個有價值的治療選擇。

 

 

恭喜張醫師!

 

自從掌握統合分析這項工具之後,研究開啟另一條產線,學術進入量產階段。即使大環境無資源,只要一台電腦連上網進行文獻搜尋,也能成功做出自己的研究。

 

 

論文寫作 / 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01_AJP_HsuCW_18
2023 / 9 / 13

[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關於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憂鬱症的長期效應之統合分析,獲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刊登!

 

 

01_AJP_HsuCW_18

 

 

文章介紹

 

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是一種非侵入性的腦部刺激技術,藉由簡短而高強度的磁場穿透頭顱,在大腦皮質組織中產生電流。過去有許多研究探討以 rTMS 來治療精神疾病,目前美國 FDA 和其他幾個國家已經批准使用 rTMS 對憂鬱症患者進行治療。

 

然而,rTMS 的治療效果可持續多久仍未有定論,而且目前也尚未有研究顯示持續接受 rTMS 治療的患者,其憂鬱症發展是否不同於未持續接受 rTMS 的患者。

 

為了理解這領域的現況,許智維醫師團隊有系統地檢索各種電子數據庫,包括 PubMed、Cochrane CENTRAL 和 EMBASE(從每個數據庫的創建開始,直到 2022 年 10 月),收集在 rTMS 治療結束後至少三個月內的憂鬱評分結果,最終,從 24 篇研究中納入了 911 名患者,進行統合分析,追蹤 rTMS 對重大憂鬱症狀的長期效應。

 

統計後顯示,持續接受 rTMS 治療的患者,在治療後的前五個月憂鬱症狀相對穩定,但之後有上升趨勢;而未持續接受 rTMS 治療的患者,憂鬱症狀也有輕微上升。

 

 

恭喜許醫師!

 

 

論文寫作 / 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MEPA_20211127_0853_fip_changch
2022 / 7 / 7

基層小主管做研究,以績效經營為導向。

 

作者:安南醫院 精神科 張俊鴻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張俊鴻醫師團隊,關於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甲基安非他命使用疾患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刊登!

 

 

MEPA_20211127_0853_fip_changch

 

 

藉這個機會回顧陽春主治醫師與血汗小主管研究的異同,再次感謝林院長與蘇副院長支持身心科與憂鬱症中心。

 

閱讀更多 »

MEPA_20211127_0967
2021 / 12 / 17

從零開始,發表五篇統合分析論文後的三個啟發。

 

作者:安南醫院 精神科 張俊鴻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張俊鴻醫師團隊,關於 NDMA 受體增進藥物與失智症患者認知功能之統合分析,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MEPA_20211127_0967

 

 

目前為止,一共發表了六篇統合論文,其中五篇是第一作者,都是自己親手寫,親自回覆;其中四篇是探討 NMDA 接受體路徑調控;而這篇論文要特別感謝資深統計分析師林星帆顧問和張凱閔教授。

 

閱讀更多 »

MEPA_20211127_0853
2021 / 12 / 16

從專科重考生,到分院小主管,一路有新思惟陪伴我!

 

作者:安南醫院 精神科 張俊鴻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張俊鴻醫師獲頒「2021 年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學術獎」佳作!

 

 

MEPA_20211127_0853

 

 

回顧今年,共發表了六篇,其中四篇是第一作者,都是自己親手寫、親自回覆。另外,論文還獲得「2021 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學術獎」!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