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臺大醫院 教學部 陳穎寬 醫師
參加了這次的 meta-analysis 工作坊後,我對於論文寫作的理解有了顯著提升。過去我對論文的撰寫充滿未知,尤其是在如何組織內容與呈現數據上,經常感到困惑。然而,透過這次課程,我獲得不少寶貴的見解與技巧,在未來的論文寫作中少走冤枉路。
原來統合分析這樣寫,論文更容易被 accept。
首先,工作坊中提到的圖表順序與內容結構,讓我明白論文的撰寫並不是隨意的排列組合,而是有其特定的邏輯與順序。
老師強調,在撰寫論文時,應該先從圖表下手,確定自己想說什麼樣的故事後,決定圖表的順序,再依據研究方法、introduction 與 discussion 的順序進行撰寫。這樣的架構不僅能夠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研究的核心,也能提高論文的專業性,增加被 accept 的機會。這些眉角的分享,無疑讓我在未來撰寫論文時更加游刃有餘。
老師在現場指導和解惑,更快速上手統計軟體 CMA。
在工具的使用方面,手冊詳細指引我們如何操作 CMA(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這套軟體。
透過這些指導,我對於如何進行數據輸入、分析結果與生成圖表的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特別是在進行數據匯入時,手冊中提供的範例與步驟,讓我能夠更快速上手。對於統計不熟的初學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幫助。
在互動實作的時候,我非常感謝老師願意耐心地回答我們的問題。老師的即時回饋不僅提升了學習效率,也增強我們的參與感。當我在操作 CMA 時遇到困難,能夠立即請教老師,得到清晰的解答,這讓我感受到學習的支持與鼓勵。老師所提供的實務經驗與技巧,讓我在應用 CMA 的過程中,避免了一些常見的陷阱。
課後練功深入理解 meta-analysis
儘管在回家進行反向工程時,我遇到軟體上一些技術問題,無法順利繼續精熟 CMA 的使用,但這段經歷並沒有讓我氣餒。相反地,我在查閱相關的選錄論文時,對於 meta-analysis 的實際操作與應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透過閱讀不同的文獻,我能夠更加明確地掌握 meta-analysis 的流程,包括如何選擇合適的研究、數據的標準化以及結果的解釋等。這使得我在面對未來的研究時,對於如何進行 meta-analysis 有更清晰的方向。
整體而言,這次的工作坊不僅提升了我對於論文寫作的理解,也讓我在 meta-analysis 的技能上有所進步。無論是從結構上的理解、工具的運用,還是透過互動實作的學習,我都感受到這段學習旅程的收穫。
未來我將把這些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研究中,期待能夠撰寫出更具專業性的論文。同時,我也會持續尋找資源,克服在軟體操作上的挑戰,進一步精進自己的 meta-analysis 能力。這次的工作坊讓我看到希望,相信只要持續努力,我能在學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鈺編按:恭喜陳穎寬醫師,以細膩的數據處理與出色的圖表呈現,在統計製圖大賽脫穎而出。)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