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analysis_20210822_0557
2021 / 9 / 22

非侵入性腦刺激術的特殊應用:用實證醫學的方式推廣之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使用非侵入性腦刺激協助肥胖患者減重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刊登!

 

 

meta-analysis_20210822_0557

 

 

一個好的治療技術,不只是改善病情,更能促進生活品質。

 

自從非侵入性腦刺激術問世之後,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嘗試去深刻了解這個治療技術對於大腦的影響、改善、或療效。目前臨床上比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憂鬱症」、「中風後的復健」等,然而這些疾病的治療方式,早已被各種文獻討論到翻過來又翻過去了。

 

不過,當我們仔細了解非侵入性腦刺激術的效果與臨床反應之後,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非侵入性腦刺激術不只是我們所熟悉的「治療疾病」而已,更能幫助我們「改善日常生活」!一切端看我們如何掌握與操作它而已。

 

 

肥胖者的噩夢:看到食物就忍不住想吃

 

肥胖者常常想著要減肥,但是往往很難順利減下體重,因此有各種理論解釋這個「困難減肥」的現象,包括「代謝率下降」、「內分泌功能失調」、「體脂肪細胞敏感化」等,近幾年更出現了一個新的理論,也就是「對於食物的饑渴(craving)」,用一句白話的方式來解釋就是:「食物在跟我揮手了」。

 

就像我在另外一篇心得中提到的,「飢渴」這個東西已經被證實和大腦的回饋系統及決策中心功能的異常有關,而肥胖者的饑渴現象又會比一般人更加明顯,因此導致食物熱量的過度攝取而無法減肥。因此針對「飢渴」去做特殊的處理,常常有機會連帶造成進食量與體重的下降。

 

 

非侵入性腦刺激術與飢渴

 

如上述所說,非侵入性腦刺激術已經被發現可以順利降低患者的饑渴反應,進而達到協助戒菸的結果,那麼其他與飢渴反應有關的疾病(或健康議題),是否也能獲得一樣的療效呢?這就是為什麼有許多關於非侵入性腦刺激術的研究的原因了。

 

現在關於肥胖患者接受非侵入性腦刺激術是否能夠協助減肥,以及背後可能機轉的研究越來越多,其中不乏許多高品質的研究都已刊登出來,透過這些研究我們發現到,非侵入性腦刺激術不只是對於「降低體重(或 BMI)」有效,更能帶來所謂的附加價值(例如降低飢渴反應、減少每日總熱量的攝取等),而這些附加價值其實還是圍繞著我們前面提到的「飢渴」在打轉。

 

 

水到渠成時,就是研究開始的時候。

 

所以,無論是理論或臨床證據都指向同一個方向時,那麼我們就有機會往這個方向做更進一步的研究與整合,包括大型的 RCTs、回顧性文獻,或是像我們這篇統合分析一樣,機會來了,就要儘快抓住了!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