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innovarad_PYJau_Meta-analysis_20200216_0892
2020 / 2 / 21

化繁為簡的教學,讓我願意投入嘗試寫作。

 

作者:北市聯林中昆院區 中醫科 趙品諭 醫師

 

 

01_innovarad_PYJau_Meta-analysis_20200216_0892

 

 

也聽過外賓演講,但還是無法起步。

 

以前有機會閱讀 systematic review 及 meta-analysis 時,總會對於文章如何寫成,及統整一切的圖表如何產生,感到非常好奇。但往往只是為了自己作業而閱讀這類文章,也都會直接節錄自己需要的重點,對這類文獻的前因後果沒太多著墨。

 

醫院也曾邀請外賓老師來上統合分析,可惜,儘管內容相當豐富,但過於大量的資訊,還有偏向研究所的教學方式,造成不少同仁,包括我自己,對於老師的勤學佩服不已,但也對於此文體感到無比艱深,即使有想學習,卻無法投入。

 

 

有限資源下,統合分析是首選。

 

這次報名參加新思惟統合工作坊,一方面是要用其它角度來認識這種文體,另一方面是評估自己在有限資源的環境下,為幫助職場生存,想要寫作一篇外文論文,投到科學類的期刊,除了 case report 之外,就屬於統合分析是比較容易能自己做成的。

 

本次工作坊重點是依實際需求,從完成論文的角度來進行教學。課堂上,老師用了相當簡潔易懂的論文當作範本,為學員們切入論文架構。但不得不說,這是個很漂亮優秀的文稿,感覺自己不管從找文獻、設定目標跟想要結果等,最後想要生成這樣簡潔有力,都不會是輕鬆簡單的。

 

後續老師針對寫作要點、統計重點,以及圖表優化及設計等經驗,進行分享教學。如果比照之前的外賓老師教學,我相信新思惟已經想辦法化繁為簡,讓各位學員,包括我,可以在聽懂後有點信心,願意投入嘗試寫作。

 

 

走入統合分析的大門,接下來就該實際動手做了!

 

不管怎樣,最困難的是,課後要自己要怎樣完成寫作吧。往往都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才會發現問題是什麼。

 

當時邊做邊看軟體及不少數據資料,就在想說,現場 Excel 都是準備好的,自己要搜尋文獻,找出各文獻有用的項目,如果項目跟一開始設定目標有落差,要怎樣更改,改完後又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處理;運氣好,找到適當且適量的文章,過了搜尋文獻一關,但在跑分析時,跑出來的統計值是不是有透漏一些額外訊息,這部分會不會沒上過研究所的專論學術課程,其實是不知道的,說不定到時候,判讀就差在這裡,導致文章出現缺失。也或許運氣普通,僅僅搜尋到各種類型結構的文章,但要統合在一起,擔心沒有課堂上的方式這麼簡易。

 

(橙編按:別擔心,每個人都是從菜鳥開始的,事實上我自己回頭看最早期的論文,實驗設計有誤、統計有改進空間,但因為大方向沒錯,登上 1 分左右的期刊,沒有太大的問題。或許可以先不要把標準設那麼高,就像我們總要開始看門診,一例兩例,才能累積精準診斷與治療的功力。)

 

當然這些擔心,都是要等到實際做了,才會遇到了吧!

 

很高興可以經由新思惟的課,帶領我進入這個領域,這些東西對我而言都是新鮮的,去做,就是一種冒險,如果能完成,也是一種成就;感謝蔡依橙校長、張凱閔醫師、曾秉濤醫師作為本次老師來為大家上課,收穫不少,謝謝。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