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工作坊

00_FB_Meta-analysis_20180311_0336
2018 / 3 / 16

新思惟憑什麼能收 10 倍貴的學費?

 

作者:匿名

 

 

00_FB_Meta-analysis_20180311_0336

 

 

收費這麼貴,有這個價值嗎?

 

這是我第一次上新思惟的課程,之所以下定決心來參加一個我認為收費在平均以上的課程,其實心中有一個疑問,這門課真的值得投資嗎?

 

但看到學弟們似乎以收集「新思惟馬克杯」為樂,更讓我想了解一下這個所費不貲的課程到底能帶給我什麼?所以當看到這個吸引我的課程《統合分析工作坊》不自主被心中的小惡魔一步步引導拿出信用卡刷下去,生怕又因為課程秒殺而錯失了上課的機會。

 

為什麼選擇統合分析?當初讀研究所時,指導教授要我寫的論文是以健保資料庫結合統合分析當作論文題目,但當我遍搜 PubMed,卻找不到我要比較的三個疾病一起做的統合分析,只好硬著頭皮跟教授說我沒有辦法做 meta-analysis 完成論文下半段(後來才知道,三個疾病要一起統合有其困難度,差一點被指導教授呼攏)

 

但也讓我更想要了解 meta-analysis 這個讓教授在耳邊碎念一年的學問到底是什麼?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180311_0695
2018 / 3 / 15

2018 / 3 / 11(日)課程照片記錄

 

 

00_FB_Meta-analysis_20180311_0695

 

 

講義設計容易閱讀,課程內容清晰易懂。

 

新思惟團隊花了一年時間,規劃出能達到「新思惟標準」的課程,集合優秀的講師與助教,是一個能在最短時間內,給予學員最多必要知識能力的團隊,讓大家在之後的刻意練習不會搞錯方向,投注在效率最高的地方。

 

很用心的課程,覺得很有收穫!

 

我們都曾經是研究新手,經歷過從 0 到 1 的過程。《統合分析工作坊》,就是根據「統計不同」與「資源較少」,所提出的 solution。即使從來沒有發表過 meta-analysis 的文章,只要一天的時間,就能在自己的電腦上,畫出國際水準的統計圖表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閱讀更多 »

01_PLEFA_PTT_21
2018 / 3 / 2

[快訊] 曾秉濤醫師探討 Omega 3 fatty acids 安全性與耐受性之統合分析,獲 Prostaglandins, Leukotrienes & Essential Fatty Acids 刊登!

 

 

 

01_PLEFA_PTT_21

 

 

文章介紹

 

Omega 3 fatty acids(OME3FAs)作為營養補充品已有一段時間,曾醫師過往發表之研究顯示補充 OME3FAs 可改善自閉症譜系障礙之部分症狀。但文獻上對於服用 OME3FAs 之安全性與耐受性尚未有完整研究,因此作者團隊以統合分析探討此議題。

 

本篇論文納入 21 個符合條件之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進行統合分析,未發現與服用 OME3FAs 有關之嚴重副作用報告。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服用 OME3FAs 族群較易出現 treatment-related dysgeusia(fishy taste、p = 0.011)與皮膚異常狀況(eruption, itching, exanthema, or eczema、p < 0.001)。

 

作者團隊認為服用 OME3FAs 一般而言是安全的,但並非完全不會有副作用;需等待更多上市後監測調查報告與觀察性研究結果,並探討長期副作用議題。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80526_0126
2018 / 2 / 9

2018 / 5 / 26(六)課程記錄

 

 

 

 

 

 

[快訊] 陳曉瑱醫師團隊,關於中藥結合針灸治療兒童癲癇的療效與安全性之統合分析,獲 PLOS ONE 刊登!
[快訊] 陳曉瑱醫師團隊,關於電針療法對接受結腸直腸手術的患者改善手術後術後腸道蠕動不良的效果之統合分析,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刊登!
[快訊] 陳曉瑱醫師團隊,關於魷魚骨對末期腎臟病患者降低血清磷的效果與安全性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刊登!
[快訊] 陳曉瑱醫師團隊,關於針灸對體外震波碎石術的疼痛緩解效果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Medicine 刊登!
[快訊] 陳曉瑱醫師團隊,關於針灸緩解腎絞痛的臨床效應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Medicine 刊登!
住院醫師時期就投資自己,時間複利遠超乎想像!(陳曉瑱 醫師)
[快訊] 陳昶華、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以不同抗生素治療恙蟲病的效益與耐受性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刊登!
[快訊]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洗腎與腎移植患者接受全關節置換術之預後統合分析,獲 EFORT Open Reviews 刊登!
陳昶華、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抗黴菌藥治療口咽食道念珠菌症之網絡統合分析,獲 Expert Review of Anti-Infective Therapy 刊登!
[快訊] 馬瑄孝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股骨頸骨折後不同術式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刊登!
[快訊] 李香瑩醫師團隊,關於 abirateron 與 enzalutamide 的心血管系統副作用之統合分析,獲 Prostate cancer and prostatic diseases 刊登!
[快訊]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接受全肘關節置換術之統合分析,獲 The Bone & Joint Journal 刊登!
[快訊]蔡尚聞醫師團隊,針對全肘關節置換術預後的統合分析,獲 The Bone & Joint Journal 刊登!
[快訊] 馬瑄孝醫師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足部踝部門診手術術後疼痛控制技術的統合分析,獲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刊登!
[快訊] 馬瑄孝醫師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老人未移位股骨頸骨折之手術選擇的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刊登!
[快訊] 馬瑄孝醫師與蔡尚聞醫師參與團隊探討關節內注射止痛藥在「全髖關節置換術」效益之統合分析,獲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刊登!

 

 

2018 / 5 / 26(六)活動內容

2018 / 5 / 26(六)課程講者

2018 / 5 / 26(六)報名額滿

2018 / 5 / 26(六)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18 / 5 / 26(六)課程照片記錄

2018 / 5 / 26(六)「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閱讀更多 »

01_Scientific_Reports_PTT_20
2018 / 1 / 22

[快訊] 曾秉濤醫師探討兒童 ADHD 與周邊血液鐵質關聯之統合分析,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01_Scientific_Reports_PTT_20

 

 

文章介紹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的盛行率約為 7.2%,是兒童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最常見狀況之一。

 

研究顯示 ADHD 會在家族中出現,因此遺傳被認為是 ADHD 的主要影響因素。但是關於 ADHD 的確定病理機轉目前仍不清楚,可能與大腦皮質特定區域的多巴胺神經細胞發育失調有關。

 

除了基因之外,近期發表文獻亦將研究 ADHD 範圍擴展至環境因素,認為「non-genetic environmental factors」在 ADHD 病因中亦有某種程度的影響。這些環境因素研究,對於治療 ADHD 亦提供了新的方向,譬如鐵質補充(iron supplementation)

 

為了瞭解 ADHD 與兒童體內 peripheral iron levels 之關聯,作者團隊以統合分析進行研究。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ADHD 兒童的血清鐵蛋白(serum ferritin)顯著較低,但血清鐵(serum iron)、運鐵蛋白(transferrin)在兩族群間則無顯著差異。

 

進一步針對 ADHD 嚴重度與鐵缺乏(ID; iron deficiency)關聯性的分析顯示,ID 組的 ADHD 嚴重度顯著高於 without ID 組。未來可嘗試進行 longitudinal studies 確認上述發現,並研究可能機轉。

 

 

期刊介紹

 

Scientific Reports 創刊於 2011 年,隸屬於 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是目前檯面上眾多 open access 期刊中的佼佼者(請參考 新思惟社群 2017 回顧 的分析:「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 的經營策略較為正派」)。

 

Scientific Reports 的 2016 年 impact factor 為 4.259(2015 年為 5.228),排名仍然是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領域的 Q1 期刊(10/64)。蔡校長部落格文章也有著墨:「2016 年 impact factor 公布,那些大家關心的期刊,現在怎麼了?

 

 

再次恭喜曾醫師!

 

 

曾秉濤醫師與新思惟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