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00_FB_20180114_radar
2018 / 1 / 16

2018 / 1 / 14(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01_20180114_radar

 

 

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56 分,最高達 4.85 分,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 主治醫師佔 62%,住院醫師佔 10%,診所服務 8%。護理系副教授、光電與通訊所副教授、資訊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工研院研究員、博士生、護理師、藥師等,合計 20%。
  • 參加學員中,57% 曾為 PubMed 文章之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其中,更有 1 位已經有 meta-analysis 文章。

 

講師們都曾是研究新手,經歷過從 0 到 1 的過程。

 

但現在,我們已經度過了摸索期,整合過往經驗,將 meta-analysis 的論文一一拆解,從規劃、架構、專有名詞,到圖表優化,搭配互動實作,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跑出可以投稿的 Figures 與 Tables!

 

希望讓你實際體驗,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感謝大家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以下是參加者的手寫回饋,每一份鼓勵,都是讓我們前進的動力;每一條建議,也將出現在我們的檢討會議,繼續努力!

 

謝謝!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
2018 / 1 / 15

2018 / 1 / 14(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楊昀儒醫師、翁騰崧藥師

 

 

00

 

 

本梯次,有不少藥師、護理師等醫療人員參與,也有電腦稍微比較不熟的朋友。在助教群的積極協助下,每位同學都能順利做出漂亮的投稿圖表!

 

上傳參賽的作品,品質都很高,所以花了些時間評選,差點來不及印獎狀。以下,說明各位同學已經很棒的作品,為什麼差一點點得獎,以及最終獲獎的楊昀儒醫師翁騰崧藥師的作品,為什麼特別好?

 

 

可能會忽略的細節

 

 

01

 

 

Z-Value 為中間產物,p-Value 其實看有沒有過中線就知道,建議去掉。另外,有幾位同學,都是一開始兩張記得刪除 Z-Value 與 p-Value,但後兩張卻忘了刪,造成 internal inconsistency(內部不一致性),建議修正。

 

 

02

 

 

Study 與 summary 的黑色一致。在這位作者的其他張,其實他是有做灰階層次的,但這張忽略了,結果變成全黑。

 

 

03

 

 

數字的對齊建議盡量讓小數點對齊,但如果操作上有困難,這兩欄數字或可考慮置中,也比靠左來得好。

 

 

04

 

 

倒數第三行的 to 後方少了一個空格。最後一列為空行,建議刪除。

 

 

05

 

 

數字靠右的確不錯,但 SMD 一欄,靠右的話,會顯得左邊負空間太大。95% CI 一欄,因為有 to 在中間的關係,建議置中即可。靠右則會因為 to 的位置跑來跑去,顯得混亂。

 

這些圖片細節的鍛鍊,需要多操作、多練習、多研究才會好。剛好現在 CMA 正熱烈團購中,1/18(四)截止,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一起上車!

 

 

 

楊昀儒醫師

 

 

11

 

 

楊昀儒醫師上傳的,是純以灰階對決的作品中,細節注意得最好的,以這張優秀的 forest plot 來說,我並沒有進一步建議。

 

 

12

 

 

分組的 subgroup analysis,畫面處理得非常理想,顏色、文字、行距列距等常見的問題,在作品中都沒有!

 

 

13

 

 

Funnel plot 也一樣簡單精彩。可惜 X/Y 軸的數字略小,建議可以嘗試看看,是否能再做大一些。

 

非常不錯的作品,是灰階組的典範,恭喜楊昀儒醫師!

 

 

翁騰崧藥師

 

 

21

 

 

翁騰崧藥師的作品,一上傳就知道有備而來,他把過去的得獎作品都看過,知道做圖如果能做「一整套」,而且細節都處理好,得獎幾乎是確定的。

 

騰崧因為擔心自己是藥師訓練出身,並非醫師背景,在上課前很擔心吸收不良,但也因為這樣的擔心,讓他作了非常多的課前預習,除了看過所有得獎作品之外,收到課前通知之後,就嘗試開始處理數據,並試著做圖!

 

這張 PRISMA 雖然是用課程送給大家的範本去修改,但他的確作了不少改動,包括把 n 值放到前面,以及右下角的排除條款中,總數目的第一行置中。雖然這些改動不見得是最好的設計,但也表示他嘗試處理出自己的風格!

 

目前的作法,其缺點是,n 值數字靠左,這比較可惜,靠右對齊個位數會更好。總共排除 7 篇,也建議靠左,使他層級明顯比下頭的 4 / 2 / 1 說明更高些。

 

不過這些都是很細微的建議了,也並不是太顯著的問題。

 

 

22

 

 

Forest plot 的部分,他使用偏粉彩的顏色,是比我們範本更淺的橘色和灰色,可能騰崧年紀輕,依然有少女心 XD 這也很好。目前所選的顏色,並不至於太淡,算是剛好可以接受的程度。很棒。

 

 

23

 

 

分組的 subgroup analysis 也沒問題,畫面處理、文字大小、行距列距等,都很不錯。恰當!

 

 

26

 

 

Funnel plot 比較可惜了一點,除了同樣的 X/Y 軸數字偏小的問題之外,他選擇將圈圈填滿橘色,這動機是好,但填好之後,黑色框仍在,變成像是「漆彈」,皮脆心軟又好嚼。帶框的設計,與之前 forest plot 的 summary 符號設計明顯不同。建議乾脆讓橘色圓點擴大,把框給蓋過去也不錯。

 

 

28

 

 

更用心的是,他重新處理過表格,這張大表,他應該在課前就先準備了,因為早上一到教室時,他就跟我說了一個表格內的小錯誤,真的看得很仔細!XD

 

 

30

 

 

小表格的處理一樣很棒,我猜想他是用之前得獎者曾經使用的「白色負號」秘訣去處理對齊。這方法雖然可行,我個人並不是太建議,主要的原因是,日後被接受,如果 copy editor 複製你表格的內容重製的話,那個「看不見的負號」會被複製到,導致最終的文字有誤,一旦 proof reading 沒看到這麼細,印出來就百世流芳了 XD

 

建議還是乾脆直接全部置中,一點點的不對齊還能接受,這是範本的作法。如果真要非常對齊的話,就必須細分成三個欄位,分別填入兩組數值與中間的 to 才能達成了。

 

騰崧的作品非常完整、保留彩色、且實際操作過每個細節,需要再建議的也不多,得獎實至名歸。這樣程度的用心,reviewer 一定會看得到的!恭喜,也祝投稿順利!

 

 

最新活動

 

 

00_FB_Meta-analysis_20180311_0695
2017 / 12 / 18

2018 / 3 / 11(日)課程記錄

 

 

 

 

[快訊] 馬瑄孝醫師團隊,關於肩胛上神經減壓對旋轉肌群手術效益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 刊登!
[快訊] 馬瑄孝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股骨頸骨折後不同術式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刊登!
[快訊] 馬瑄孝醫師團隊,研究單次與連續股神經阻斷效果差異之統合分析,獲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刊登!
[快訊] 馬瑄孝醫師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足部踝部門診手術術後疼痛控制技術的統合分析,獲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刊登!
[快訊] 馬瑄孝醫師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老人未移位股骨頸骨折之手術選擇的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刊登!
[快訊] 馬瑄孝醫師與蔡尚聞醫師參與團隊探討關節內注射止痛藥在「全髖關節置換術」效益之統合分析,獲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刊登!

 

 

2018 / 3 / 11(日)活動內容

2018 / 3 / 11(日)課程講者

2018 / 3 / 11(日)報名額滿

2018 / 3 / 11(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18 / 3 / 11(日)課程照片記錄

2018 / 3 / 11(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71022_0003
2017 / 11 / 13

2018 / 1 / 14(日)課程記錄

 

 

 

 

[快訊] 葉人豪醫師團隊,關於大腸鏡檢查後結腸直腸癌以鋸齒狀分子特徵為主之統合分析,獲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研究 SGLT2i 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腎結石風險之統合分析,獲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刊登。
[快訊] 翁騰崧藥師團隊,關於 venetoclax 相關副作用之統合分析,獲 Expert Opinion on Drug Safety 刊登!
挑戰跨團隊合作,掌握寫作流程,一個多月就完成!(翁騰崧 藥師)
[快訊] 葉人豪醫師團隊,關於中樞神經抑制劑治療功能性食道疾病之統合分析,獲 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 刊登!
[快訊] 葉人豪醫師團隊,關於 40 至 49 歲民眾使用糞便免疫化學檢驗,篩檢大腸癌和結直腸腫瘤成效之統合分析,獲 Cancers 刊登!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關於雙磷酸鹽治療與糖尿病和血糖控制關聯之統合分析,獲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刊登。
[快訊] 葉人豪醫師團隊,關於難治型胃食道逆流以內視鏡手術治療之統合分析,獲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快訊] 葉人豪醫師團隊,關於對使用抗血栓藥物的患者施作瘜肉冷切除術之安全性的統合分析,獲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快訊] 盧禾潾醫師團隊,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使用針灸與相關技術療效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快訊] 葉人豪醫師團隊,關於食道靜脈曲張結紮後使用短效血管收縮劑之統合分析,獲 Science Progress 刊登!
[快訊] 彭瓊慧與黃暉凱醫師團隊,關於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是否增進血糖控制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刊登,並獲多家國際媒體報導!
[快訊] 黃暉凱醫師受邀擔任 PLOS ONE 之 academic editor!
從 author 到 reviewer,再到成為 academic editor。(黃暉凱 醫師)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關於 COVID-19 患者,BMI 與死亡率成 J 型關聯的統合分析,以致編者信形式,獲 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 刊登!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分析不同抗凝血劑的骨折風險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刊登!
[快訊] 葉人豪醫師團隊,比較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表淺食道癌與手術預後差異之統合分析,獲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快訊] 彭瓊慧醫師與黃暉凱醫師團隊,關於治療亞臨床甲狀腺低下是否能降低死亡率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刊登!
[快訊] 葉人豪醫師參與團隊,關於初期大腸癌使用內視鏡切除與手術預後之統合分析,獲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刊登!
用好題材,通過論文快審,登上高分期刊。(葉人豪 醫師)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以統合分析回覆對自家文章之討論,獲 European Heart Journal 刊登!
[快訊] 翁騰崧藥師團隊,關於瑞貝塔治療流感,是否優於其他同類藥劑的統合分析,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我的第一篇統合分析論文,成功登上 PubMed!(翁騰崧 藥師)
[快訊] 彭瓊慧醫師與黃暉凱醫師團隊,研究甲狀腺低下症與老人族群死亡率關係的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刊登!
[快訊] 葉人豪醫師參與團隊關於 simethicone 對大腸鏡檢查效益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刊登!
新手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冒險記。(葉人豪 醫師)

 

 

2018 / 1 / 14(日)活動內容

2018 / 1 / 14(日)課程講者

2018 / 1 / 14(日)報名額滿

2018 / 1 / 14(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18 / 1 / 14(日)課程照片記錄

2018 / 1 / 14(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