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量表

appraisal_2025
2025 / 8 / 27

文獻評讀:量表、實際示範、AI 能幫什麼

 

講者:蔡依橙

 

 

appraisal_2025

 

 

文獻評讀,是多數初學者害怕的部分。害怕選錯量表、害怕給錯評級、害怕製表製圖不好看。現在有 AI,該怎麼用才能省時間,才不會出包?這堂課就是要來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根據自己的投稿經驗,以及這幾年的趨勢進展,直接告訴大家,幾十種量表,到底要怎麼選,並詳細說明理由,以及審閱者通常會看的細節。接著,示範實際上要怎麼使用量表、怎麼評估研究,並把裡頭幾個初學者不容易懂的專有名詞做個說明。可以用 AI 以及千萬不要用 AI 的部份,也會跟各位說。

 

有些量表過於簡化,初學者很喜歡選,但往往審閱者一看就退稿,簡單說個「作者群使用了過時且過於簡陋的量表」,就能理直氣壯地按下 reject。有些量表,原廠化簡為繁,給的資料過於複雜,令初學者卻步且眼花撩亂。上課時,我們會告訴你哪些量表已經過時,不要再用,也會告訴你複雜定義的量表其實沒有那麼困難,可以直指重點只看其中部分關鍵。

 

如果懂以上的技巧,文獻評讀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屬於相對簡單的部分,因為只要投入時間,一篇一篇看、一格一格評分,總會做完。

 

課程中我們會針對常見量表之一 Cochrane Risk of Bias 2 做說明。因為 Cochrane 在這方面的文件檔案相當多,軟體也不算好操作,做出來的圖表雖然顏色豐富,但閱讀不易,在設計元素上仍有改進空間。我們開發了整套對初學者友善的流程,以及製圖製表工具,讓事情變得簡單,歡迎一起來學!

 

總之,上完這堂課後,你將不再被文獻評讀卡關。如果真的還有疑惑,每週的 Office Hour 都歡迎你來問!

 

閱讀更多 »

QA_82
2023 / 5 / 3

問:找到統合分析的主題了,可是每篇論文的量表略有不同,要怎麼選?

 

 

 

 

QA_82

 

 

問:校長好,我找到一個統合分析的題目,但是每一篇不同的研究,使用的量表略有不同。有的只用基本泛用的量表;有的加上進階較為敏感詳細的量表;有的用一個量表;有的用三種不同量表。

 

我在考慮,到底要用什麼方法統合它們:一個想法是,使用最基本款的量表,大家都有用,看起來比較整齊一致。但問題是,這個基本款量表的敏感度不太夠,所以其他研究才會加上更為精準複雜的量表去檢測;還是我應該每一篇文章都選擇最敏感的量表來統合呢?

 

答:(蔡依橙)

 

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表示你已經認真的在看資料了。事實上兩種做法都可以,這個是主觀可以決定的,只要論述說得通就可以。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