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innovarad_TSWeng_Meta-analysis_20181124_0442
2018 / 11 / 30

為了突破我的瓶頸,第二次上課!

 

作者:柳營奇美醫院 藥劑部 翁騰崧 藥師

 

 

01_innovarad_TSWeng_Meta-analysis_20181124_0442

 

 

卡關了,繼續卡著也不是辦法……

 

在臉書不斷看著同期上課的同學開始漸漸有了成績,心中逐漸焦躁起來。因為在年初上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回家疏於練習,以及自己的題目在最前端的部分卡關了,開始思考著,是不是該再去上一次課複習?許多問題實在是無法解決,卡在這邊也不是辦法。

 

還好《統合分析工作坊》的課程開的很頻繁,於是就刷了下去,並把自己遇到的問題列成清單。除了課前基本的名詞認識,也把指定論文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思考:如果是我,有辦法從問題中看到研究方向嗎?

 

 

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加努力。

 

前往上課的路上,思考著屬於適合藥師統合分析的題目到底是什麼?隔天想說八點十五分左右應該教室會是空的吧?結果我錯了,居然有兩位搶頭香了,而且其中一位似乎是新思惟得獎神人,但我個人害羞不敢前去搭訕 XD

 

這世界最可怕的就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努力,來上課真的沒有偷懶的藉口,與校長小聊了一下目前的近況,希望能透過今天的課程,把所有的困惑都解開。

 

 

盲目摸索的挫折,心有戚戚焉。

 

開場由校長介紹《統合分析工作坊》的設計概念,簡單說重點:今天來上課目標,是以發表文章為導向,中間統合分析背後的原理也很重要,但是我們要以目標為主,只要知道哪裡要注意,就不會中陷阱。

 

校長說的沒錯,經過上次的課程,我後來有自己回家再去翻,如果沒有人帶,光是前面的原理就會搞得頭痛不已,接下來就會放棄!

 

凱閔醫師的開場則提到,為什麼會想做這個題目,因為一定是有問題才會需要解決,最主要還是因為病人的抱怨,並經由其他人共同幫忙看見研究曙光。但在開始研究後,其實會發現有很多狀況,跟當初想的不一樣。

 

像是收錄沒幾篇,我一定很快就可以發表(嗯…完全是我現在的寫照),然後仔細看文章後才發現,裡面的問題很多,沒有經過系統性整理的話,根本一團亂(我超懂…一團亂 ing),所以,適時的用表格整理自己的思緒是很重要的。

 

 

想發表的心情,無庸置疑!

 

接著,由一年發表 10 篇的秉濤醫師向我們解說,把論文架構拆開後,怎麼做最順手。剛開始秉濤醫師便問,有人想跟他一樣達成一年 10 篇統合分析論文的成就(論文獎金) 嗎?我當然是毫不猶豫舉手,之前有 follow 秉濤醫師刊登在 JAMA network open 的文章,真的很厲害!

 

正如之前吳昭慶醫師和蔡校長說的,寫文章最終目的,還是在於「促進醫療進步」,照著秉濤醫師的教法,最後再搭配回家練五遍,這項技術就會是你的了。

 

當然,統合分析還是有些專有名詞要懂,所以凱閔醫師用了些簡單的例子解釋,比自己在那邊啃還要容易懂,像是 fixed-effect model、random-effect model、heterogeneity 等名詞。雖然自己有先看過,在凱閔醫師用例子解釋後,就更加清楚這些名詞概念,所以,課前自己先大概看過這些東西,上課時的收穫會更多!

 

 

互動實作超實用,講師、助教超 carry!

 

接著進入互動實作講解時間,以「佛系論文」做為開場 XD,互動實作基本上,只要照著攻略手冊上做,最後都能畫出足以登上 PubMed 的優秀圖片,之前我自己試著踩雷,結果就是浪費生命 QQ

 

手冊真的幫我們節省很多時間,而最為寶貴的成本,就是我們的生命。在出圖出得差不多的狀況下,想試試看所謂的 meta-regression,這算是手冊上沒寫到的部分,因為之前自己玩都跑不出圖,舉手請助教來,三兩下就把我的問題給解決,我玩了兩三個小時都不行,助教群真的超 carry。

 

這邊特別感謝秉濤醫師,在實作過程中還特別前來關心我的狀況,因為實作自己想做的題目時,出現了不少狀況,秉濤醫師還是不厭其煩回答我的 問題 XD

 

另外,在互動實作時間送來的便當,我真的覺得越來越浮誇 XD,這餐盒也太精緻了吧,打開一看是鰻魚,老實說我個人沒有很愛這種主餐,但是吃下去後我覺得很可以,且旁邊豆子跟飯的組合也讓口感增加不少,高麗菜的清爽,與旁邊第二主菜咖哩雞堪稱絕妙搭配,不到五分鐘就把便當吃完了!(怎麼感覺在寫食記 XD,果然胖子不是一天造成的)

 

結束了燒腦的互動實作,秉濤醫師告訴我們搜尋文獻要注意的關鍵、整理文章時的訣竅,以及校長的圖表優化重點。圖表優化絕對是重要的,做圖做的好,退稿退的少,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作圖風格,不因換了軟體,風格就跟著改變,就像做簡報一樣,要擁有自己的簡報風格。

 

 

「老實練五遍」,否則就生疏。

 

最後,凱閔醫師給了初學者五大建議,讓我們在起步的路上減少卡關。停下腳步的話,就會跟我一樣生疏,因此回家練習很重要。Once you start, never stop.

 

最後感謝蔡校長、秉濤醫師和凱閔醫師回答了我不少問題,以及新思惟團隊成員在各個小細節的用心,希望自己能趕緊加快腳步,熟悉文章基本撰寫,順利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同時也為了「促進醫療進步」一小步。

 

(婷編按:翁騰崧藥師十分用心,做出非常完整的套圖,繼上次課程得獎後,再度贏得統合分析製圖大賽,恭喜翁藥師!)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