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雄榮總 骨科部 魏伊萍 醫師
如果不發論文,要如何證明自己實力?
我是高雄榮總骨科部魏伊萍,從很久以前就聽說新思惟課程,但是因為住院醫師周末值班問題,遲遲沒有踏出報名那一步。以前的 cohort study 都是問了很多老師,問來問去湊到一點蛛絲馬跡,勉強寫出了文章。
但是近幾年來風行的統合分析就沒辦法這樣土法煉鋼,靠自學實在又辛苦也沒效率,甚至會不斷撞牆也無法突破現狀。對於我這種埋頭苦幹又內向害羞的人,能夠有自己的產出,才能在科部說上話,否則很容易淪為被勞力剝削的對象。
直接教你寫論文的實際應用,這是初學者最需要的!
2021/12/19 這天,聽了蔡校長的課後,覺得對自己的寫作非常有幫助。之前我對於統合分析的專有名詞沒什麼概念,更難說要去將自己的 idea 形成一篇文章。
而統合分析這堂課,非常實用且直接的,教你深入叢林採到目標香菇,比起坊間動輒好幾天的統合分析課程,這樣的方式比較是我需要的。以前去上其他統合分析課程,因為沒有實際寫作經驗,直接上課,老實說,門檻對我來說高了一點,常常上完也不知道從哪邊開始進行,變成白花錢又浪費時間,上完這堂課以後,我很推薦毫無經驗和技巧的初學者(像我就是^^)。
不被人限制、還能快速產出,最適合的就是統合分析!
以前老師都會說:「多看 paper,看久就會了!」「你去把病歷翻一翻,看有什麼可以寫的?」「統計給教研部去跑就好了?」「寫統合分析幹嘛,那種東西又不能升等!」。
回想自己被 IRB 纏身的過去,我認為能夠快速生產,不受限於人的統合分析,比較會是我現在需要的。
老實說,我原先覺得 CMA 不是很容易懂的軟體,裡面小 bug 又很多,但是產出的表格和圖片是好看的,多虧有新思惟的解 bug 教學,生出一篇統合分析似乎也不是難事了!
上完這堂課,回家整理筆記,複習照片的時候,想著自己已經學會基本的統合分析方法,知道文章的寫作段落技巧,排版的訣竅,以往獨立產出論文這樣的春秋大夢,有了實現的可能,覺得非常有收穫。甚至,以後可能還可以透過有效合作,建立論文生產線,量產論文。
而直到最後,你將發現,能相信的只有自己。
寫一個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故事
「寫作的目的是什麼?」
「在寫作的路上,你要追求紙上履歷還是個人品牌?」
「閉著眼睛手指隨便停在一篇 list 上的 paper,你能不能很自豪的說出一個故事?」
這些問題與觀念不斷在我腦中迴響,我想,我不那麼在乎了。在論文的世界,和做其他任何事都一樣,不要拘泥短期的利益,不要眼紅別人的不勞而獲,自己的努力有天終將被看見,最後笑的,會是擁有一個乾淨靈魂,與強壯心靈的人。
最後共勉勵,機會來了就要把握,困難來了就要承擔。做我所說,說我所做,切勿好高騖遠。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