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analysis 工作坊,第一次開課,就嘗試讓同學們做出指定論文的「全部圖表」,讓各位實際體驗,SCI 論文的圖表,從自己手中做出來,是怎樣的感覺!就像同學在匿名手寫回饋中寫下的:「一步一步就可以把 publishable 的圖表都做出來。」
結果,幾乎所有同學都能做出最困難的核心圖表,美感部分也都注意到,導致我(蔡依橙)在選擇得獎作品時,相當困難 XD
經過反覆的端詳與思考,最後得獎的兩位,一位完整細膩,一位突破極限。一起看看,他們為何得獎?
許智維醫師
許智維醫師,不只完成最核心的 Figure 2-4 共六張以及 Table 3,也不只把這些圖表都美化過,甚至還補足 Figure 1、Table 1 和 Table 2 這些非統計的練習。
就如講評時所說的,Figure 1 比較簡單,把我們送給各位的流程圖上傳就行,但 Table 1 和 Table 2,很明顯許醫師「全部」自己重新打過,並練習排版。
為什麼我會知道呢?因為這些表格我全部都一個字一個字優化過,而我注意到許醫師的版本其實跟我的並不相同,他是自己把過去簡報與論文課程所學的,自行融會貫通,應用在這兩張表上。
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對外提供 Word 原始檔案,只有 PDF,內行的就知道,其實 PDF 複製文字過去 Word,常常會缺漏或格式不對,這表示許醫師為了練習自己做大表格的技術,吃了很多苦頭。
這兩張 Table,尤其以 Table 2,所需要的優化技術更多,今天能長這樣,不是渾然天成,而是辛苦換來的!
進一步建議的話,大概就是 injection 可以考慮置右對齊,最下方一個空白橫列,就直接砍了也行。
Table 3 則更為有意思,範本中,我特別留了一手,最右方的欄位只做簡單置中(因為這樣做就已經夠好了),但許智維醫師根據上課所說原則,自行調整,讓所有小數點都對齊,非常細膩。
這一整套圖,非常完整,風格一致,細節全部都注意到,是投稿最容易被 reviewer 喜歡,甚至尊敬的那一類。
許醫師自己也發現了這點,在課後還特別私訊跟我(蔡依橙)致意,提到參加新思惟後,對細節與美觀的在意,如何在幾個關鍵事件上,正向影響了他的人生。
在一次又一次的相遇中,協助各位的人生,走向更好的方向,是最棒的事。
恭喜智維醫師!
張俊鴻醫師
張俊鴻醫師也一樣,除了完成課堂指定的統計作業之外,甚至還從論文的大表格之中,挖取性別與年齡資訊,自行增加欄位,並自行探索 CMA v3,跑出 meta-regression 結果!
這顯示俊鴻不只搞定了互動實作中的指定學習,還掌握軟體使用技巧,並能開始「自由射擊」,實在厲害。我們才教你三分線投籃,你怎麼就練到中場去了咧?XD
進一步要建議的,就是在投稿的時候,可以考慮將圖片的四周留白區裁掉,而 X 與 Y 軸的 scale,可以在圖上按右鍵,並做變更,讓所出現的數字更直覺,符合上課所說的原則。
俊鴻的嘗試,也顯示了藉由互動實作的指引,讓各位對軟體熟悉了之後,要自己做出 meta-regression 並不是困難的事。
最令人感動的是,張俊鴻醫師已經是資訊高手,也是健保資料庫發表相當多的國際學者,更曾經去上過其他 meta-analysis 的課程。
當他已經多方嘗試,自學依然無法突破,但就在新思惟,一天的時間,藉由良好規劃的課程,打通任督二脈,不只做出全套結果,還用所學繼續延伸,探勘隱藏資訊,作了些花式變化而得獎!
這證明我們的籌備方向是對的,得出來的教學效果是特別好的。過去一年的籌備努力,都值得了!
謝謝講師們、謝謝團隊成員、謝謝俊鴻與各位同學給我們的回饋!恭喜俊鴻!未來也一起加油囉!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