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21_meta_FB
2021 / 8 / 27

提早參加課程,相同主題就不會被搶先發表了。

 

作者:高雄醫學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學程 范瓚予 博士生

 

 

meta-analysis_20210822_1346

 

 

「Review 的文章都嘛是被邀稿才寫的,我們這種小小研究生哪寫得出來啊?就算寫出來也不會有人接受吧。」

 

這是我從念碩士班開始,知道有 review article 以來心中的想法,隨著時間過去,文獻的閱讀量增加,內心也開始有了這樣的想法:「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寫一篇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的文章,來彙整我這些年來研究的專長領域。」但好笑的是,我連我專長的領域是什麼都還不是很清楚呢……。

 

 

身邊的師長都沒有統合寫作的經驗

 

一直到前幾年的一份作業需要獨自完成一份 meta-analysis,才讓我發現這件事有多麼困難,更驚訝的是當時詢問了身邊的師長,是否能請教他們軟體操作的相關問題,但得到的回答大多是他們也沒有做過這樣的分析,或是「我也一直很想學但是都沒有機會耶,如果你學會了你可以來教我嗎?」

 

於是乎當年就這樣胡亂摸索,以 Google 和 YouTube 為師,下載了免費的 Review Manager,東湊西湊跑出了看起來很像文獻上的 forest plot 跟 funnel plot,看到 p 值有小於 0.05 就很開心地寫了結果,也不知道丟進去的 data 到底對不對,I2 是什麼也不知道先寫再說,就這樣完成了一個報告。

 

 

進教室開始就感受到無微不至的尊榮享受

 

感謝 Facebook 的演算法,讓我在兩年前開始注意到新思惟國際的各種課程,所有的課程我都相當有興趣,但其中以《統合分析工作坊》最讓我有衝動把卡拿出來刷,但可惜都卡到工作時間而一直處於觀望的狀態,這次天時地利人和,眼睛一閉卡刷下去,開始與神同行的冒險!原本想換 MacBook 的預算,就之後再說吧。

 

從一走進教室開始,就感受到無微不至的尊榮享受,無論是場地、課程手冊,甚至是專人協助確認 Wi-Fi 連線及課前準備資料,都讓人覺得今天的課程一定要全力投入。果不其然蔡校長一上台開口介紹課程設計概念時,我就知道我不會白跑這一趟!

 

「我們不是要教各位怎麼變成森林學者,而是協助各位,順利採到自己要的香菇(SCI 論文)。」

 

 

沒想到時間一到,圖表就真的跑出來了。

 

在互動時作時,雖然是包含午餐時間,但在那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內,我的心力全都放在做出跟標準答案一樣的圖表。一開始的時候真的是半信半疑,心想這些圖表我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誰,真的做得出來嗎?

 

沒想到兩點一到,這些圖表就真的跑出來了,而且是我親手將它們調整到最佳的樣子。在製作圖表的過程中感謝助教的提點,讓我可以避開初學者常犯的錯誤,也知道如何調整成自己像要的樣子。說真的,如果在這樣的學習資源下還學不會的機率,比看懂「天能」還要低非常多。(剛好課程當天晚上 HBO 在播天能,我看第二次還是有不懂的地方……)

 

課程當中,我以當初自己做報告時選擇的主題搜尋,發現竟然在我做完報告的隔年,這個主題就有人發表了一篇 meta-analysis 文章,心想若是當年提早上了這堂課,這篇文章的作者就要換人了。

 

接下來我非常期待自己能在當天學習氣氛的驅動下,完成人生第一篇統合分析文章。我相信這會是我今年,不,可能是這幾年來對自己最棒的投資。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