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Meta-regression

00_innovarad_HLLi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23
2025 / 2 / 21

做質性研究所缺少的力量,由統合分析來補齊。

 

作者:僑光科大 餐管系 劉興倫 講師

 

 

00_innovarad_HLLi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23

 

 

身為餐飲管理系的教師,同時也是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我一直深知學術研究的重要性,特別是當要發表在 SSCI 等級的期刊時,研究方法的選擇更是決定論文成敗的關鍵。過去,我主要依賴質性研究與傳統統計方法,雖然能夠產出一定的成果,但總覺得還少了點那種讓數據說話、讓研究更具說服力的力量。

 

於是當我得知新思惟將在台中舉辦《統合分析工作坊時》,我便立刻報名,希望能夠透過這場學習,強化我的寫作與統計能力,並應用於餐飲管理領域的研究中。

 

 

從困惑到頓悟的旅程

 

工作坊的課程安排可說是節奏明快、內容紮實,從理論到實作,每一個環節都讓我有感到「原來如此!」的瞬間。

 

上午的課程從研究選題、文獻整理到論文撰寫架構,逐步建立起統合分析的基礎。蔡依橙醫師的一句:「圖表的順序就像講故事,像出牌一樣,要有規劃!」讓我瞬間醍醐灌頂。以前總覺得數據分析就是把數據擺出來,沒想到原來還要講究邏輯性與敘事性,才能讓讀者一目了然,甚至被說服。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THLee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66
2025 / 2 / 21

將統合分析逐一拆解,教你如何組裝最有效率的課程。

 

作者:中山附醫 婦產部 李宗賢 醫師

 

 

00_innovarad_THLee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66

 

 

身為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臨床醫師,我深刻體會到科學實證對醫療決策的重要性。為了提升研究能力和論文寫作技巧,自費報名了這場《統合分析工作坊》。課程標榜專為新手所設計,從零開始教授初學者如何撰寫統合分析論文。

 

透過第一原理來分析整體課程與學習過程,我將其分解為三個基本構成要素:首先是統合分析的核心知識,包括研究問題設定、納入排除標準、資料萃取與偏倚風險評估;接著是統計軟體實際操作,學習如何透過 CMA 跑統合分析,進行異質性檢測、次群組分析與 meta-regression 等;最後是論文撰寫與圖表生成,將分析結果有效轉化為論文圖表,並使之符合投稿期刊標準。

 

 

當場跑出圖表的即時回饋,讓人充滿成就感。

 

老師開場先指出課程架構,列出今天上課將學到的,撰寫統合分析論文所需具備的三大核心能力,包括研究問題的精準設定、數據的正確解讀與詮釋,以及呈現品質優良的研究結果,例如圖表原則、文字描述與論文整體結構的邏輯性。

 

最讓我課程中最印象深刻的環節是互動實作。透過自己動手操作,對統合分析的整體流程有了更全面且具體的認識。CMA 軟體的使用體驗良好,特別是在進行敏感性分析與次群組分析時,能夠迅速調整參數並即時看到圖表變化,這對於後續的研究與臨床應用具有實質幫助。

 

閱讀更多 »

OfficeHour_117
2024 / 11 / 15

問:結果都顯示有效的數篇研究,還有做統合的必要嗎?

 

 

OfficeHour_117

 

 

答:(蔡依橙)

 

同學問,他找到一個題目,想要做統合分析,但是發現這個介入,在目前既有的九篇研究中,全部都確定是有效的。這樣統合起來,結果當然也是有效。那麼,還值得去做嗎?

 

 

為既有的研究成果,做進一步的分析。

 

當然值得。

 

因為即使這個介入在所有的研究中都說有效,但是他們的效應值還是有高有低,有的超級有效,有的普通有效。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90505_1622
2023 / 5 / 4

環境變化快速,幸好有蔡校長提供的課後諮詢管道。

 

 

作者:邱家佑 醫師(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免疫受損且無 HIV 感染者使用靜脈注射潘他密汀預防性治療肺囊蟲肺炎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Fungi 刊登!

 

 

Meta-analysis_20190505_1622

 

 

這是我第四個做的 meta-analysis,第一個跟第二個已經發表,第三個則是做成 meeting poster 沒有發表。距離上次做 meta-analysis 已經是 2020 年,想不到 meta-analysis 的世界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原來 PRISMA 在 2020 出了新版的指引,我並沒有細看跟了解。

 

但因為經常關注新思惟臉書社團和蔡校長的個人帳號,知道新思惟針對 meta-analysis 課程有進行大改版,原先的課程範例論文,也改為兩個蔡校長自己寫的範例,因此我在剛開始寫這篇時,稍微看了一下新範例有什麼不同,但只覺得「看起來好像差不多」,做的時候還是用我以前 PRISMA 2009 的方式來進行,想著之前好歹也發表過兩篇 meta-analysis,應該依樣畫葫蘆就可以。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