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醫附設岡山醫院 感染科 蔡毓德 醫師
從醫學生時代就聽過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但就停在它是實證醫學的最高層級,充滿著許多令人費解的符號、量表,連 forest plot、funnel plot 代表的意義都不太清楚。到住院醫師時期,也曾幻想過能夠在有師長帶領下,完成自己的一篇統合分析,但卻連如何開始動工找題目、蒐集和分析文獻都不曉得。
上完一天課程,實在太過超值,應該早點報名!
其實在一開始很猶豫到底要不要報名,真的一天就能學會嗎?看著過往梯次學員的心得和共享榮耀,那些真實的評價打動了我。想到已經主治醫師第三年,連自己撰寫一篇原著論文的能力都沒有,實在不行。心一橫,還是刷下去來上課了。上完一整天課程,覺得實在是太過超值,應該早點報名!
蔡校長和張凱閔醫師輪番講解了統合分析,包括主題決定、文獻搜尋,圖表順序安排、文獻評讀工具使用、避免常見錯誤等,最後還有如何組團隊合作。內容非常完整又深入淺出,適合我這樣子的初學者。
上課中提到的各種小技巧也非常實用。就如同過去同樣在新思惟課程上聽到的「我們不需要完全理解車子的構造,才能去開車」。
這種互動的過程,才是真的有學到東西的感覺。
特別要講一下互動實作的課程,真的是完整帶著你完成一整套 meta-analysis 的圖表。尤其是讓人驚豔的課程手冊,一步一步詳盡有如口語般的教學步驟。
對於自己過去在操作相關統計軟體的經驗,常會找不到下一個按鍵在哪裡,甚至是一些軟體特別的小 bug,手冊裡都帶著大家經歷且克服。即使真的遇到不懂的,也能隨時舉手發問,老師或助教會及時救援解答,這種互動的過程,才是真的有學到東西的感覺。
Reject 還是 accept,差別就在這裡了。
除了把該有的數據輸入,順利的產出圖之外,新思惟很大的一個特色,是還會教你對於圖表的編修,例如字體的選擇、顏色、邊框的調整,除了符合期刊的需求之外,也讓整張圖更具專業性。
這些小細節,往往是過去沒有注意到的,但常常魔鬼就藏在細節之中。如同這次的製圖大賽,對於最後的圖表,如果仔細比較就會注意到文字順序,和不需要呈現的數值沒有刪掉,reject 還是 accept,也許差別就在這裡了。
這次很幸運在製圖大賽能受到評審青睞,對自己來說也是很好的鼓勵,從來沒有想過能夠照著步驟就順利產出 meta-analysis 的圖表,真的非常感謝蔡校長和張凱閔醫師的指導。
(釔編按:恭喜蔡毓德醫師獲得「統合分析製圖大獎」)
我想,上完工作坊最大的價值還是在於課後練習,熟悉軟體及整個流程後,能夠找到自己感興趣,有發表潛力的主題,善用課程提供的範本和工具,能及時且順利地產出自己的第一篇 meta-analysis 文章。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