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_FB_Meta-analysis_20190505_0732
2020 / 6 / 2

學會 meta-analysis,住院醫師也能成功發表!

 

作者:邱家佑 醫師(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Lincoln medical Center, NY, USA)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關於周末出院患者預後的統合分析,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 刊登!

 

 

00_FB_Meta-analysis_20190505_0732

 

 

這是我第二篇 meta-analysis. 在寫第一篇的時候,我最終只收錄了 4 篇 journal、兩個 end point 做分析,事後回想起來 methodology 其實沒有那麼難,雖然那時也是做的很痛苦,但是,這一次的 meta-analysis 總共收錄了 20 篇文章、4 個 end point 做分析,難度也跟著提升了。

 

 

01_chiucy_1588965373768blob

 

 

題目的靈感,來自生活中的小玩笑。

 

這一個題目的興起,源自於和同事的一個玩笑,因為在美國,假日病人出院量,出的比台灣多很多,多到我懷疑比週間還要多,我就和同事開玩笑說,我看週末的出院再住院率遠遠比週間高,沒想到我同事跟我說,他去年統計過,我們醫院週間出院 vs 週末出院的 30 天再住院率分析,是沒有顯著差異的,讓我驚覺,這是一個可以探勘的好題。

 

原本想做的只是 30 天再住院率,後來在找資料的過程中,增加了 30 天死亡率、30 天返回急診率,以及 14 天門診回診率,標題也擴大為 quality assessment of weekend discharge,意旨在於探討週末出院的品質評估,review 週末出院這個議題,目前的研究到底會用哪一些項目當作品質評估指標,跟這些指標判讀上的陷阱,以及未來展望。

 

 

QI project 的市場尚不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台灣的 PGY,run 社區醫學時,很大的機會要做問卷調查,其實這是因為現在美國的住院醫師,就我所知,內科、兒科、家醫科在畢業前,許多醫院都會要求有一個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QI project)才能畢業。

QI project 的很多都是問卷形式,例如發生武漢肺炎對於住院醫師訓練的影響,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但是,QI project 往往都是一些很小的題目,侷限在一個醫院或一個部門,能夠做到跨部門、跨醫院,甚至是跨國的(如上述的例子)其實很少。NEJM 今年開始也有一個 QI challenge,讓大家投稿 QI project。

 

不過,我並不認為 QI project 會成為一個顯學,畢竟 QI project 如果只是探討自己醫院的某個部門,其實並不容易發表;再者,醫療品質這個研究分類,對於住院醫師來說其實蠻枯燥乏味的,醫院主管比較會對醫院品質與病人安全有所涉略;另外在投稿方面,quality improvement(QI)加 patient safety(品質促進與病人安全)這個領域的雜誌其實非常少,約莫 40 個,因此我在寫完後,發現這個領域有收 meta-analysis 的雜誌,大概不到 15 個。

 

 

多次遭到拒稿後,總算有 reviewer 願意指點迷津。

 

這一篇論文的發表過程並沒有很順利,因為在經歷被一個 national conference 拒絕後,我在 10/2019 到 12/2019,投了 6 家 journal 都被拒絕,直到 01/2020 第 7 家 journal,才順利進入 review 階段,這是我目前個人投稿經驗上被拒絕最多的一次。

 

個人認為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因為我的 subgroup analysis 一開始沒有做得很好。第二點,這篇的結論是「就所有 data 來看,週間出院 vs. 週末出院的 30 天再住院率沒有差別,但是 subgroup 中,美國的週末出院的 30 天再住院率是大於週間出院的。」

 

不過,最終 2 個 reviewer 的評論都很友善,其中一個 reviewer 更是在 subgroup analysis 上,給予我很大的建議,讓我順利能夠產出 subgroup analysis,也增加了兩個 table。這不免讓我想到,如果我一開始就能生出好的 subgroup analysis,也許在前期就能夠被其他雜誌 accept,而不會經歷了 8 個月的試驗後才 accept。

 

 

當你遇到不會的、沒看過的,就是學習的機會。

 

我覺得做 meta-analysis,其實 methodology 很複雜,新思惟的課程裡面教了 CMA 軟體的基本功能,而 CMA 其實本身還有很多功能跟統計方法可以跑,要如何才會用到更多的功能,就是等到被 reviewer challenge 要求做這個做那個,或是在資料收集時發現別人的 study,做你沒看過跟不會的東西,在查到底要怎麼做的時候。

 

再次感謝新思惟,讓我可以在住院醫師期間,就能成功發表 meta-analysis。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