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innovarad_hungsk_Meta-analysis_20191222_0254
2019 / 12 / 27

這是我目前用過,最容易上手的統計軟體!

 

作者:台北慈濟醫院 麻醉部 洪聖凱 醫師

 

 

01_innovarad_hungsk_Meta-analysis_20191222_0254

 

 

課程的用心,即使來很多次,依然看得見。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新思惟舉辦的工作坊了。每一次都可以感受到新思惟國際的用心之處。課前提問的回答鉅細靡遺,和講師上課的內容相互呼應,涵蓋的內容也相當廣泛,統合分析的推薦書籍、該用什麼樣的工具。事先讀過課前問題,可以讓我更容易進入狀況。

 

和之前使用過的統合分析軟體相比,我發現 CMA 真的比較容易上手,不用一直使用軟體的跳出視窗來輸入,不用撰寫程式語言。直接貼上 spreadsheet,就可以 run analysis。實際操作,就能理解為什麼蔡校長選擇 CMA,當作入門授課的軟體。

 

 

講者用心,不囉唆,直接給重點。

 

凱閔醫師開門見山直接點出重點,文章的標題要可以吸引 editor 和 reviewer 的目光。Introduction 要寫的簡要,會審你的文章的學者都是該領域的專家,所以不要耗費太多篇幅詳細解釋背景,而是要切中核心,找出讓人一讀就感到有興趣的點。

 

凱閔醫師也提醒了一些新手容易犯錯地方,像是,進行 data extraction 的時候,要注意效應值的方向性,弄錯方向便會差之千里。

 

先規劃好心中的策略架構,剩下的就是把它從腦中寫出來而已。

 

 

寫論文,不是要樹立敵人。

 

大多數的文章,會把統合分析列在 original article,因此秉濤醫師建議依照四大段(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discussion)的格式來進行撰寫。Introduction 要向審稿者強調為什麼要接受你的文章,這篇文章是不是可以回答過去有矛盾、有爭議的問題點,凸顯重要性。

 

秉濤醫師也整理了許多論文寫作過程的重點,例如向原作者要資料的技巧、怎麼排除文章才不會樹立敵人、辛苦萃取資料後,要如何列表呈現,才能讓審閱者一目了然,每一個重點提示,都是要讓我們辛苦寫出來的作品,距離被刊登更近一步。

 

另外,秉濤醫師提到的搜尋策略 N-1 法則,對我來說相當實用。之前嘗試目視過濾數十篇文章,覺得十分痛苦,如果能掌握這個法則,一定可以有效率的進入全文檢索的步驟,也不會一個不留神,就放掉相關的文章。

 

 

一個小失誤,立刻被抓到,原來審稿者眼睛這麼尖!

 

投稿真的要很注意許多眉角,站在審稿者的角度出發,一篇文章的命運,往往在審稿者打開的瞬間就決定。把表格塞在同一張紙,把內容放的均勻對稱,讓審稿者方便閱讀。這樣的體諒審稿者的方式,的確是之前沒有想過的。

 

這次的製圖大賽,我是第一個上傳圖片的,後來看到其他學員的作品,就忍不住把最後一張圖片套上一些顏色。雖然也只套了一種,但最後,立刻被校長指出了重要的問題點,「前後風格不一致」,前面六張森林圖和漏斗圖只有黑白,最後一張有橘色,便成了致命的缺點。仔細回想之前看過的論文,原來讓人讀起來很舒服自然的圖表,背後都下足了苦功。

 

(橙編按:聖凱的作品相當不錯,如果不是最後加了顏色導致風格不一致,是一定能進入決選圈的。對於程度這麼好的同學,能學到多一課,都是非常寶貴的。)

 

最後一堂課,凱閔醫師以自身的經驗,給起步者的建議,最重要的是,執行力要強:今日作業昨日畢、明日計畫今日成。最後,新思惟秀出目前的榮譽榜,希望自己也可以很快對榮譽榜有所貢獻!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