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innovarad_PEChiu_Meta-analysis_20191222_0911
2019 / 12 / 27

原來念了研究所,寫 meta-analysis 依然會四處碰壁。

 

作者:彰化秀傳醫院 中醫部 邱伯恩 醫師

 

 

01_innovarad_PEChiu_Meta-analysis_20191222_0911

 

 

在分享為什麼要來新思惟學習 meta-analysis 這門課,以及學習後的收穫與心得前,稍微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在接觸新思惟之前,對這系列課程的初步認知。

 

 

醫療環境的「新思惟」

 

本身為臨床中醫師,任職於醫院體系,曾經以為,一切的工作會圍繞臨床治療與門診。

 

這幾年,陸陸續續耳聞同儕們參與新思惟課程的經歷,觀察到某些同儕,在經營部落格與粉絲專頁上,簡潔俐落、特色鮮明、主題明確的衛教內容,也注意到就連最基本的晨會簡報,似乎見到與傳統文字敘述不同的風格敘寫。

 

最初個人尚不以為意,甚至認為醫學上需要的是著重於傳統教學相長,而不是依靠品牌打造與這些粉絲專頁宣傳。然而,在聽完同儕簡報完之內容後,發現這類型的簡報方式,遠比以往純文字的撰寫方式更清楚,甚至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於是稍微查詢後發現,新思惟創辦人蔡依橙醫師,曾任職跟本人現職醫療場所同醫療體系,經由友人介紹與看了「蔡依橙的閱讀筆記」,對其撰寫內容深感興趣,於是開始好奇這系列課程。

 

 

讀完研究所,寫論文並沒有得心應手!

 

由於身處大型醫療體系下,必須面臨升等壓力,於是前往研究所進修,一方面是希望能學習更多,讓自己避免在醫療洪流下跟不上腳步。尤其中醫的環境非常特殊,相對於西醫,在過往的學習上,一向偏師徒制的學習邏輯,且平常所查閱文獻大都為中醫傳統古籍,非常迥異於當代主流的實證醫學。因此,在重新回歸研究所修課的情況下,陷入許多泥沼。同時,在論文寫作上更是完全沒有概念,因此,一開始除了臨床收案研究外,就把目標訂在收案的過程中,同時完成一篇 meta-analysis。

 

曾經以為修完學校研究所的課,可以開始對論文有方向並且順利著手,但是等真正要開始時才發現,一篇 meta-analysis 並非想像中如此容易。包含統計分析、如何篩選所需文章,接二連三的卡關與撞牆,就算明確知道自己要寫什麼方向的論文,仍然覺得毫無頭緒,挫折感十足。

 

 

一天的課程,解決了寫論文的最大關卡!

 

這時突然想起,新思惟課程裡,似乎有開課如何撰寫 meta-analysis 的專門課程,於是,在開課前兩個月及早報名。當天課程中,張凱閔醫師、曾秉濤醫師、蔡依橙醫師,三位輪番上陣,7 個小時,還包含了互動實作,自己跑出統計圖表。課程中也發現,周邊大家都是論文領域的新手,或是對於在統合分析領域也是第一次接觸的醫師,因此多了更多討論,甚至在提問上比較不會不好意思。

 

當完成人生第一次在自己的電腦上畫出跟 SCI 期刊一樣的數據圖,可能還更好看,突然發現這堂課,理應可以把我目前最大卡關順利解決,甚至可以協助我解決之後撰寫論文的部分難關,還額外得到許多靈感。

 

簡而言之,這些精采的內容,需要親自上完課才能體會,之後會陸續學習其他新思惟系列課程,相信會對未來的自己幫助很多。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