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醫學

00_meta-analysis_20250920_100
2025 / 10 / 22

2025 / 10 / 19(日)課程照片記錄

 

 

00_meta-analysis_20250920_100

 

 

還沒來上課前,統合分析,是深奧研究的代名詞。

 

對多數研究者或學生來說,「統合分析」好像是只有學術大老才能進行。但其實,它反而是最適合「資源有限」的初學者入門的研究類型。

 

不需要收案、不用申請 IRB,透過公開的文獻資料與合適的邏輯步驟,一樣可以完成具有高學術價值的論文。正是這個原因,《統合分析工作坊》才會這麼受到歡迎。

 

在上課的過程,老師們每一步驟都有憑有據,甚至是最困難的題目發想,也可以透過工具讓新手自己探索挖寶,一邊上課,一邊已經在找題目了。

 

許多人卡在第一步:不知道該研究什麼。這堂課不只教你找題目,還教你怎麼讓找題目變得科學化,快速尋找、快速篩選、快速確定這個主題能不能做。

 

在 AI 時代,找不到題目已經不是你需要煩惱的事,反而,需要擔心的,是題目這麼多,我該怎麼安排時間把這些主題都一一寫成文章。

 

很多人一邊聽課,一邊就已經打開 PubMed 開始搜尋,課程進行到一半,題目也確定了,回家就能開始動工。動作快一點的學員,課後一年發表三篇,快速打造自己的學術產線

 

上課前,煩惱聽不懂;上課中,內心開心到睡不著;下課後,懊惱太慢來了!

 

參加《統合分析工作坊》,你不需要有統計基礎,也不用看得懂 R 語言。我們從文獻篩選、資料萃取、分組邏輯,到結果解讀與圖表製作,完全不用碰程式碼。中午的實作使用 CMA 軟體,就能做出可投稿的高水準圖表。

 

正確的 AI 工具使用方式很重要,避開了很多容易誤觸的雷區,值得!

 

我們都身處在 AI 時代,AI 工具確實能讓研究更有效率,但用錯地方,結果就可能變成災難。在《統合分析工作坊》中,講師們親自測試各種 AI 工具,並在課堂上示範:「哪些步驟可以靠 AI 加速」、「哪些部分一定要人工確認」。

 

比起自己摸索,我們幫你少走冤枉路。學習效率更高、品質更穩定,也更容易完成投稿。統合分析工作坊》就是這樣一堂,適合資源不多的你,正在起步的你,以及期待突破的你。

 

如果你的研究是教育領域,或是屬於很難找到對照組的領域,但有盛行率的資料,也可以寫出統合分析論文喔!

 

 

這幾年,課後成功發表的學員,包含了醫學生中醫師藥師護理師放射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除了課程本身的用心規劃,新思惟更打造了論述基礎,課後能透過線上 Office Hour 獲得幫助,解決投稿與 reviewer 應對等疑難雜症。在長遠的學術路上,協助各位培養出可複製的成功發表模式,讓研究之路行之更快、更久,讓寫統合不再是難事。

 

 

對網絡統合分析、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可以幫助你!

 

 

課後卡關不用再怕無人能問,新思惟推出每週一次蔡校長的 Office hour,提供課程校友線上諮詢,陪著學員走完成功發表的最後一哩路!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_OfficeHour126_photo
2025 / 2 / 11

問:「做研究、寫論文」有除了生存以外的意義嗎?

 

 

 

00_OfficeHour126_圖片

 

 

答:(蔡依橙)

 

我能理解,多數的同學開始接觸研究跟論文,是因為有「生存」方面的需求。不管是要準備應徵、考專科或者升主治醫師。又或者決定在體系內奮鬥,於是必須達到要求的篇數跟分數,持續升等、取得計畫以營運團隊等。

 

如果今天撇除這些外在的要求,「做研究、寫論文」本身到底有沒有實質的意義呢?

 

有的,而且這個意義很強大,同時也是為什麼整個體系一開始會去要求大家要有論文的原因。

 

 

醫學是一種應用科學,所以……

 

閱讀更多 »

00cover
2023 / 7 / 10

2023 / 7 / 8(六)「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王台欣藥師、劉平川醫師

 

 

00cover

 

 

我們課程的特色,是讓完全的統合分析新手都能夠開始上手,也因為口碑擴散,最近有越來越多不同領域以及生涯不同階段的朋友,選擇來我們這裡上課。背景越來越多元,年齡也涵蓋從學生到主管的廣大範圍。

 

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選擇不同的優先順序,你可能已經發表了很多篇臨床論文,或者是才剛開始要進入醫學這個行業,但統合分析獨特的地方在於,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受過相關的訓練,所以一個讓不同背景、不同訓練經歷的人都能夠起步的課程,就變得很重要。

 

即使早上才安裝好軟體,中午的三個小時,在助教跟講師的幫忙下,所有人都能夠畫出 SCI 期刊等級的圖表,也都有信心告訴自己,原來自己只是欠栽培,原來自己也有機會能起步。

 

不只是希望教給各位統合分析的方法,還能帶給各位起步的自信。許多校友都從這裡開始走向成功了,你一定也可以。

 

以下來看看同學們的作品,提醒一些希望各位在投稿之前就能夠注意避免的小細節,把它修改到好,投稿出去的時候,不要因為圖表的細節而被審閱者挑剔,甚至退稿。一起來看看。

 

最後我們也一起欣賞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