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analysis_20221113_0512
2023 / 7 / 17

新手如我,課後半年,發表第一篇統合分析。

 

作者:澄清醫院 核醫科 黃政凱 放射師

相關文章:[快訊] 黃政凱放射師團隊,關於在正子電腦斷層掃瞄,使用肝素抑制心肌生理性 FDG 攝取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Nuclear Cardiology 刊登!

 

 

meta-analysis_20221113_0512

 

 

從自己發表的論文,意外發掘統合分析的題目。

 

去年六月完成醫教部研究計畫,稿件投出後四個月,得到雜誌告知的好消息。

 

為這一篇研究尋找文獻時,一直有相關題目很吸引我。雖然這個題目並非當時研究主要探討的重心,但一直放在心中,也都保留著文獻搜尋資料。心中一直有一個想法,應該再做一個大型的研究,或將這些不同研究再整合分析一次,透過增加研究數目,得到的結果更可靠。

 

上統合分析這堂課之前,有聽過網路上介紹統合分析的基礎,大致上可得到一個信賴的結果。這個研究方法,目前已經廣為應用在各領域。(事後才想起,蔡校長有提過這點,在寫論文時可以同時準備統合分析的材料。)

 

對於這次統合分析的題目,有一些 RCT 論文,結果不太一致:某些作者態度較積極,建議要使用;另外一些作者考慮到使用風險,態度較保守。這點,最新的 guideline 寫得不明確,而將兩派說法同時說明。這時,我想也許可嘗試做統合分析。(當然每個論文所使用的方法不一樣,異質性會高,這又是上課後才知道的。)

 

 

新手想要拚發表,新思惟課程是一條捷徑!

 

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的好,我就不再多說(能讓我弄懂一點統合分析內容,就代表蔡校長及新思惟團隊很強)。只能說想要發表,參加新思惟課程就是一條捷徑。至於金額,很多事情是無價,若有投稿經驗的人,被一個問題卡住了,就是下回再見了。

 

關於找題目,蔡校長有提出「臨床感」,這次審稿者給我的建議談到:「統合分析都要對臨床當下決定能幫助多少?之後臨床的貢獻是什麼?」我想這個和蔡校長提出「臨床感」的想法是相同的。經過統合分析後,有一個合理的新建議,對臨床有幫助,這樣,審稿者就會喜歡這篇文章。

 

 

Office Hour 協助初學者順利起步

 

在新思惟網站,學員提問裡面有關於 subgroup 的應用,其中就有我提出的問題。這篇手稿在第一次分析時看不到結果,就利用 Office Hour 問蔡校長,蔡校長要我試試 subgroup,就解決了第一個問題;之後,審稿者對於 subgroup 納入組數有疑問,當然,我還是請教蔡校長。

 

這些問題,初學者如我就很常卡住。其實,我還問很多相關問題,自己都覺得 Office Hour 的價值,早已超過我繳的學費了(謝謝校長耐心指導,有時,我想如果別人像我這樣發問,我大概也不太能完全有耐心地教他)。

 

除了論文團隊,我最感謝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畢竟英文非母語的我,表達本身就有問題,要用英文來說明統合分析的過程,確實需要一個非常有經驗的教授(通訊作者)。回覆審稿者的每個問題,我們都盡全力回答,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總能將我們討論的想法,用專業技巧有效率的回答審稿者,使審稿者完全了解,才能如此順利。

 

最後,經蔡校長同意後,這篇論文致謝詞提到蔡校長對本文統合分析部分提供指導。這是我的第一篇統合分析論文。當然,下次有適合的課程,我一定會報名新思惟的課程。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