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篇不錯的文章投稿出去,審查很久,剛回來,給了 major revision,但意見非常難回。剛好新版 impact factor 公布,該期刊分數下滑,且從 Q2 變成 Q3,覺得有點虧,請問可以不回 revision,或者直接撤銷投稿,改投其他雜誌嗎?
答:(蔡依橙)
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所以我們也會用實際的角度來回答。
問:一篇不錯的文章投稿出去,審查很久,剛回來,給了 major revision,但意見非常難回。剛好新版 impact factor 公布,該期刊分數下滑,且從 Q2 變成 Q3,覺得有點虧,請問可以不回 revision,或者直接撤銷投稿,改投其他雜誌嗎?
答:(蔡依橙)
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所以我們也會用實際的角度來回答。
許醫師團隊研究探討了魯拉西酮(Lurasidone)在治療雙極性鬱期患者的最佳劑量,並深入分析其在療效、耐受性以及代謝與內分泌方面的表現。這篇研究回顧了截至 2024 年 8 月的相關文獻,整理了 5 項隨機對照試驗的數據,這些試驗總共涵蓋了 2032 名患者,治療時間平均為 6 週。
結果顯示,每日 40 至 60 毫克的魯拉西酮劑量,對於改善患者的憂鬱症狀、焦慮情緒、整體臨床狀況以及生活功能有明顯效果。尤其是每日 50 毫克的劑量在減輕憂鬱症狀方面表現突出,患者的情緒穩定性和生活品質皆有顯著提升。不過當劑量超過 50 毫克時,副作用風險開始增加,例如胃腸不適或嗜睡現象更為常見,但值得注意的是,劑量的升高並沒有導致患者出現更多的躁狂發作或自殺行為,中途停藥的情況也沒有明顯增加。
作者:蔡依橙
最近陸續有些 PGY 同學跟我回報,順利申請到想去的科別了!
大家都知道,PGY 時期訓練忙碌,所以,如果能夠有刊登的話,只要有 impact factor,不管是 SCIE 或 ESCI,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主考官們自己多少也寫過論文,很能理解,對於一個生涯剛起步的人來說,能完成並刊登一篇有分數的論文,代表的是你真心想要突破自己,也願意持續努力。聽到同學們的消息,很替大家高興。
要提醒一件小事情,就是應徵不同科別的時候,所提出的履歷論文還是要注意一下。
答:(蔡依橙)
上禮拜的 Office hour,有位 PGY 同學來詢問關於投稿的期刊選擇。從問答之間,我發現他的指導老師可能比較忙,沒時間跟他介紹目前的期刊世界狀況,所得到的訊息不完整。所以,趁這機會作個架構介紹。
首先是,都好不容易寫了整篇英文論文了,不管是臨床研究或者是統合分析,我會建議至少是以 PubMed 能找到的期刊為基礎。然後能有 impact factor(IF)最好。
在 PubMed 找得到的期刊,而且同學常遇到的,大概會分四大類。
問:看到校長提到 MDPI 的 IJERPH 被 JCR 下架,這本期刊超貴的,我記得好像收七八萬左右,是因為收太貴所以被下架嗎?還是有什麼原因?
答:(蔡依橙)
MDPI 的 IJERPH 被下架,我跟幾個熟學術出版市場的朋友聊到,多數人認為,是跟他在擴刊過程中,收錄了太多非環境研究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內容,違背了他的刊名跟主軸。
問:最近某期刊寄來一封邀請投稿信,吸引到我的好奇心,他說他們家 2023 年即將迎來 IF,我想知道,這個有辦法計算或預測嗎?如果期刊名有幫助的話,這本是 Gastroenterology Insights。
答:(蔡依橙)
這是個好問題,有點複雜,我們一個一個說明。
如果已經被收錄進 SCI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也已經有分數了,就可以使用 WOS (Web of Science) 系統,根據 impact factor 的公式,去預測明年的分數。越接近夏天公告分數的時候去查,會越準,猜個 ±0.5 的區間沒問題,但很難達到小數點完全一致。
你遇到的這個 Gastroenterology Insights,是雜誌本來沒分數,他們說 2023 年會有分數。我去查了一下,是這樣沒錯,這個案例所遇到的狀況,是今年獨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