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analysis_20240413_639
2024 / 4 / 18

不只是以「發表」為目標,還要教你「論文連發」!

 

作者:林口長庚 腎臟科 何文佑 醫師

 

 

Meta-analysis_20240413_639

 

 

近年來身邊寫統合分析的同事越來越多,對於這種可以隨時發想、隨時搜尋、立即可做的論文寫作模式越感好奇。感謝台灣費森尤斯卡比主辦、新思惟團隊策劃的活動,讓我可以如願以償。

 

 

新手友善的課程設計,課後還有  Office Hour 協助。

 

統合分析從無到有的過程,大致需要經五個步驟:題目發想、文獻搜尋與整理、數據萃取與轉換、統合分析製圖和論文寫作。

 

新思惟課程現場著重的主要是統合分析製圖和論文寫作這兩大塊;課後的反向工程練習則是補上數據萃取與轉換這一塊。雖然題目發想和文獻搜尋還是只能靠自己,但整體而言,已經將新手做統合分析中的困難要素移除了大半。

 

至少在出圖這一塊只要使用 CMA,就能完整製作出 forest plot、subgroup analysis、sensitivity analysis、meta-regression(這個 RevMan 好像無法)、funnel plot 等,應該可大致搞定初階的統合分析,就不用砸大錢去買 STATA 或從零開始學 R,對新手來說相對友善。

 

當然,上完課離順利發表論文還有一大段過程與諸多困難要克服,但最令人放心的是有無限量的售後服務,日後有問題都能上 Office Hour 詢問。以我在現場發問的經驗,深刻體會校長和張醫師在這個領域的深耕與經驗,肯定多數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以發表為學習目標,適合無資源起步的研究者。

 

其實在上課之前有零星接觸過統合分析相關知識,但實際操作起來才曉得眉角很多。撇開實作課程不談,這堂課其實點出許多新手寫作統合分析的心法,例如:

 

  • 寫統合分析是為了發表,不完全等於做實證,因此有些細節不需卡住,只要搜尋資料庫夠完備,文章不要有漏就行。
  • 目標應為尋找一個領域,然後「連續發」。
  • 出圖後先幫圖排序,決定哪些要放主文,哪些放 supplement(蔡校長:前三張圖是固定的,第四張開始才見真章)。想好要怎麼「說故事」後再動筆。

 

上這堂課之前應該先有個心態設定:這並不是一堂高大上的課程,一切的設計與努力就是以發表為目標。也就是說,新思惟團隊判斷對發表幫助不大的內容就沒有納入,對於想學理論或進階統合的人並不適合;但對於學術剛要起步,手上缺乏資源的年輕人而言,著實是個好的開端。

 

 

誠意爆棚的細節展現

 

這次上課另一個觀察重點,是看新思惟團隊是如何舉辦活動的。

 

課前總共來了三封 E-mail,預先把上課會用到的軟體和教材都線上分享,除了教學員將軟體做正確的設定之外,也充分解釋指定論文的用途與特色。校長還親自在上課前幾天傳訊提醒,既貼心又人情味十足!

 

課程當天報到流程簡單不拖泥帶水。落座後馬上有工作人員趨前解說上課注意事項、協助將電腦插頭插上,以及午餐時直接將餐盒遞到座位,每個動作都看得出是為了節省學員的寶貴時間而精心設計的。

 

互動實作的部分,絕大多數參考上課講義就可以操作無礙。這種手把手的教學,看實際操作或錄影應該是最有效率的;然而,既然是現場實作,新思惟團隊能用紙本講義做到這種程度的手把手真的相當不容易(連 bug 可能會出現在哪裡都預先告知,我舉手發問多,是出現在講義提示可能出現問題之處)。過程中,蔡校長還會逐一針對每個人的課前提問進行一對一指導,看到校長帶著印有我提問的小卡出現時,心中著實感動!

 

讓學員可以順順地過關,其實是一種心理增強的過程,利用不斷累積的小勝利,逐步堆高成就感與動機,而非處處碰壁、灰頭土臉,就是這套課程最厲害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新思惟很注重細節,看每次製圖大賽的講評就知道。老師上課也不斷強調,寫作過程中對於細節的重視直接反映出作者的誠意。新思惟團隊以身作則、誠意爆棚的細節展現,對學員而言就是最強的心理提示,難怪每次上課都大獲好評。

 

謝謝新思惟團隊的精采課程,也期許自己接下來是學術豐收的一年!

 

(鈺編按:恭喜何醫師以細節完美的作品,獲頒「統合分析製圖大獎」。)

 

 

Meta-analysis_20240413_829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