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醫 林旻翰 醫師
初次參與院內研究,缺乏經驗而力不從心。
第一次得知新思惟是在我的醫學生時期,當時從網路廣告僅得知有一些投影片及報告設計的課程,對於見習階段的我來說,雖然有點興趣,在每次的臨床或學校報告中,總是希望自己兼顧內容之餘,也有一些設計的巧思,讓聽者能更融入其中,但當時的我因課業沒有立即的需求之下,沒能參與相關的工作坊或活動。
進入 PGY 一年之後,有機會參與醫院初步的研究計畫與工作,對於從沒有接觸研究的我來說,每天負擔臨床工作學習之餘有點力不從心,也因為少了許多臨床經驗,比較缺乏研究上的敏感度,對於整理臨床資料或是主題撰寫比較沒有方向。
透過之前曾參加新思惟課程的朋友介紹下,這次剛好工作時間允許與疫情漸緩,有幸參與了這次《統合分析工作坊》。這些年新思惟課程一直在我心中,但就像許多沒有參加過的醫學先進們,一開始總是對於新思惟的課程以及學費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不過在這一天充實的活動之下,我感到收穫良多且不虛此行。
雖然只是 PGY,也能以發表為目的來學習。
這次我選擇的是統合分析的課程,一開始會覺得自己僅是 PGY,也沒有真的研究經驗,自己目前的研究資料也比較不屬於統合分析的範疇,但課程的介紹著實吸引我,希望透過這樣的課程,不僅幫助目前的研究,也渴望改善自己過去在統計的不足,以及醫院 EBM 文獻搜尋評讀的實力。
這一天的課程我認為是實用與理論並進,校長一開始開宗明義告訴學員們:「今天的課不是要我們成為統計專家,而是讓我們在臨床以及行醫生涯,能夠真的完成論文作品,有方法、目的性的去學習。」接著兩位老師告訴我們,從發想主題規劃、搜尋文獻的方式、評讀統計到撰寫都提供了許多見解,透過老師多年的經驗與濃縮,給予我們最實質的建議。
中午實作課程雖然是按表操課,但對於一個剛進入臨床的 PGY 來說,也算是臨摹的第一步。我自己覺得最有幫助的是,研究規劃與統計的重要數值,可能因為還沒有真正寫過論文,所以在寫作上比較沒辦法馬上有共鳴,但在主題以及統計上是我目前所需,上課不僅解答了一些自己的疑惑,並且能把老師的概念延伸到自己的研究上。
好的學習環境,課後意猶未盡。
在一天的課程結束後,愉悅的學習氣氛與互動下,讓我不僅不會感到疲累,一回到家,雖然我沒能馬上想到相關的主題,但也把今天上課的資料與筆記馬上整理一遍,多練習了幾次程式的操作。
透過這次寶貴的課程,不僅學習到許多實質的技巧,也加深自己的信心,雖然身為 PGY 的我,可能離真正發表論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但希望可以慢慢朝著這樣的目標前進,尤其是可以透過統合分析的方式降低發表的門檻。
此外,我很贊同新思惟設計課程的理念,提供不同程度、職業或在醫院各階層的人都可以加入的學習方式,一開始進到教室,沒有高壓的殿堂氣息,反之,是一個沒有界線的學習環境,讓我可以放心發表自己的問題,不會因為自己可能臨床經驗資淺就沒有收穫,雖然我不是每堂課都能夠馬上進入狀況,但至少可以很安心與老師交流。
最後,很感謝新思惟,校長、老師們及工作人員的教導與協助,一開始因為臨時報名上的幫忙,到設計課程與整理問題,都能讓人深刻感受到其用心。最後是整個上課的環境與安心放鬆的學習模式,讓我收穫良多,也很喜歡這樣的方式。未來會持續關注新思惟的課程,期待下次有機會再蒞臨學習。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