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學員提問

01_OfficeHour_152
2025 / 8 / 26

同一篇研究,可以先到學會發表,再投稿國際期刊嗎?

 

 

 

01_OfficeHour_152

 

 

問:校長好,我最近聽說兩個相反的說法,請問那個才對?

 

一位研究所老師跟我說,學術社群很忌諱一稿兩投,self-plagiarism(自我抄襲),也是抄襲,所以不要拿準備投稿國際期刊的稿件,去參加學會。

 

另一位合作夥伴則說,如果曾經在學會發表過口頭內容,之後投稿國際期刊反而比較容易被接受。怎麼跟研究所老師說的相反?

 

請問,我最近進行的研究,同樣的東西,到底能不能先投學會,再投國際期刊呢?國際學會的截止日快到了,我很苦惱。

 

答:(蔡依橙)

 

這問題很有意思,答案是:這兩位說的都對。

 

 

怎麼解決眼前的困擾?

 

我建議你還是可以投稿國際學會,但用研究前半的資料作分析,並在標題註明 preliminary data,這樣就行。

 

這部分有其灰色地帶,也牽涉到你說的「學會」是什麼等級的。如果只是國內學會,資料也沒上網,多半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老師的提醒也沒錯

 

你的研究所老師說的也沒錯,假設有學者把自己的研究拿去國際學會發表,又一字不動的拿去國際期刊投稿。若網路一比對,發現標題摘要都一樣,事情就可大可小。

 

閱讀更多 »

officehour_151
2025 / 8 / 22

問:投稿後分數下滑可以撤稿嗎?

 

 

officehour_151

 

 

問:一篇不錯的文章投稿出去,審查很久,剛回來,給了 major revision,但意見非常難回。剛好新版 impact factor 公布,該期刊分數下滑,且從 Q2 變成 Q3,覺得有點虧,請問可以不回 revision,或者直接撤銷投稿,改投其他雜誌嗎?

 

答:(蔡依橙)

 

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所以我們也會用實際的角度來回答。

 

閱讀更多 »

01_OfficeHour_150-1
2025 / 8 / 13

ChatGPT 的實用應用方式

 

 

 

 

01_OfficeHour_150-1

 

 

作者:蔡依橙

 

現在 ChatGPT 已經成為我的工作主力,在整理研究資料時,我們常使用 Word 或 Excel。但忽然想要做一個功能,你知道 Word / Excel 高手一定會,但自己不知道怎麼做,該怎麼辦呢?

 

 

ChatGPT 秒變你神隊友

 

就假設是 Excel,你有一個國家的 GDP 列表,然後又有另一個世界國家的 Democracy Index 列表好了,但他們在不同的工作表。你想要合併,但一個一個去找,然後複製貼上,實在太累,畢竟有將近 200 個國家。(而且他們排序不同,國名使用多數類似但也有不同,甚至 Taiwan 是不是被當成國家來列,也不同。)

 

以前,我們要去 Google 搜尋,而且要用正確的關鍵字,但我就是不知道這個功能叫什麼,搜尋起來就很困難。或者去 YouTube 找,但又常常出現不相關的影片。就算有正確的影片示範,可能講得不清楚,也需要花上 10 分鐘。

 

現在,你去問 ChatGPT 就行了,他會告訴你,這個功能叫做 xlookup,然後公式是什麼,詳細說明之後,還直接給你一行字可以去編輯:=XLOOKUP(A2, Democracy!A:A, Democracy!B:B, “找不到")

 

這意思就是,請根據 A2 格子的值,到 Democracy 工作表中的 A 欄去找,對應到一樣的數據後,請抄他旁邊的 B 欄數據回來。如果對應不到,就說「找不到」。

 

ChatGPT 還會跟你說,如果你的 Excel 比較舊,可以考慮改用 vlookup。

 

閱讀更多 »

officehour_149
2025 / 8 / 13

Perplexity 我是怎麼使用的?

 

 

 

officehour_149

 

 

作者:蔡依橙

 

這次來聊聊 Perplexity,因為我也有付費訂閱,認真使用了一陣子,分享一下心得。

 

一開始是看上 Perplexity 以網頁為基礎的回答,總覺得講話有憑有據,想試試看能不能取代搜尋,甚至變成生活中,隨時可回答各種小問題的伙伴。

 

結果有點令我意外。雖然八成狀況還是回答得不錯,但是一些 AI 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

 

閱讀更多 »

QA148
2025 / 7 / 31

問:剛升主治醫師該繼續待在醫學中心將成績做好,以擔任主管與引進新技術為目標,還是要去地區醫院或診所?

 

 

 

QA148

 

 

答:(蔡依橙)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能夠怎樣過日子?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覺得薪水每個月別人算好匯進來,也蠻夠用的,然後你能從日常的臨床工作,以及學術討論獲得能量,有機會接觸新技術新 procedure 看到新疾病的時候,覺得熱情都來了。那麼醫學中心就是個適合你的地方。

 

而行政或者人際或者派系鬥爭,當然是消磨人的,不過如果你在門診、手術室、procedure room、自己的辦公室,都能夠回血,那問題就不大。

 

(有些人則是行政、人際、派系鬥爭,能給他們帶來源源不絕的能量,這種人才當然會選在醫學中心這樣的大組織工作 )

 

接著,就是拿同樣的問題,去思考中小醫院或者診所。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