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學員提問

QA_40_1
2022 / 11 / 22

問:校長,有人指名批評,說你都只叫人投稿 OA,為發表而發表,根本不是在教人做學問。你怎麼看?

 

 

QA_40_1

 

 

答:(蔡依橙)

 

我想這位老師並不清楚我們上課的內容,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用與事實有出入的言語來評論,或許他有自己的脈絡跟動機,但我並不清楚。

 

關於 OA,同學可能有興趣,我補充幾點。

 

閱讀更多 »

QA_39
2022 / 11 / 18

問:做統合論文時,有沒有推薦使用哪個工具,適合進行文獻搜尋標記,甚至還能與團隊協作討論?

 

 

QA_39

 

 

問:我正在做統合,不過在閱覽全文,決定要不要收錄時,是用 PubMed 先把全文下載、編號,然後在 Excel 中一一記錄排除的理由,感覺非常費工,跟團隊夥伴共享討論也不方便。請問老師有比較快的做法嗎?例如 EndNote?

 

謝謝校長提供 Office Hour 這個售後服務,好棒喔!我也要用這個來督促自己文章進度😃

 

答:(蔡依橙)

 

這部分的確很辛苦,不過我自己通常在這邊不會邊做邊跟夥伴確認,而是我自己會全部做好,但把比較有爭議的文章做記錄,然後列表。通常是等畫出 forest plot,而且整篇文章主軸差不多時,才會請共同作者,獨立再做一次搜尋、收錄、資料萃取、統計製圖等,然後討論並形成共識。

 

EndNote 當然好,是共享文獻很好的工具,尤其是分類功能,我會分成幾個資料夾,讓共同作者們一目了然。例如:核心收入文獻、重要排除文獻、統計方法論、背景與討論用等等。

 

閱讀更多 »

QA_38
2022 / 11 / 18

問:想寫的題目已經有人發過統合分析,要加入新文章,採用不同的 endpoint,如何處理比較不會出錯?

 

 

QA_38

 

 

問:關於統合分析,我想寫的題目,之前有人已經發過統合分析,我想加入新文章,並用不同 endpoint 做新的分析時,我可以直接納入前人那篇統合分析,使用他的數據嗎?或是應該選擇納入其成分中的原始文章分析?

 

答:(蔡依橙)

 

要用原始文章。

 

如果同學實際上去做,會發現其實前人萃取數據有錯的機會並不小,而且有些統合甚至數據的來源令人起疑,所以,還是要自己去找出原始文章來分析。而且輸入 CMA 的時候,也是要直接輸入個別 trial,沒辦法混合輸入統合資料與個別研究資料。

 

因為你也打算使用不同的 endpoint,之前的統合,應該也沒辦法提供你詳細的數據。

 

閱讀更多 »

QA_37 拷貝
2022 / 11 / 18

問:寫作過程發現題目被搶先發表,需要把這篇加入還是當作沒看到?

 

 

 QA_37 拷貝

 

 

問:校長好,課後我開始寫統合,快要寫好了,結果發現我的題目在前兩天有人搶先發表,但是發表在比較低分的期刊,而且做的沒有很深入。我有 subgroup,而他沒有,感覺對方也是搶快寫的。

 

請問,我接下來應該當作沒有看到,並設定最後搜尋的日期,避開這篇,繼續投稿,看看審閱者的反應?還是要內文要多加入這篇,但是就需要花時間修改?

 

答:(蔡依橙)

 

最佳解,是加入這篇,並陳述你超越他的地方。

 

試想,如果投稿後,審閱者自行搜尋一下(這還蠻常見的),看到這篇新文章,發現你沒討論沒比較,你認為他會體諒你的搜尋截止時間比較早,所以很佛心的只根據你的內容審閱,忽略這篇新文章?還是認為抓到一個紅牌,以文獻搜尋不全為名,直接退稿呢?

 

閱讀更多 »

20221110_QA36-2
2022 / 11 / 10

問:初次被學會邀請擔任座長,如何在不失禮貌、不冷場的情況下,又能主持得體?(內含主持公式句)

 

 

20221110_QA36-2

 

 

問:感謝校長指導,發表了幾篇論文,簡報也做得還不錯,開始有些知名度。第一次被學會邀請擔任座長,主持的經驗不足,更沒想到講者是外國人,且英語不是第一語言,口音聽說很重。

 

自己的英文實在不夠好,我很怕講者的口音讓我完全聽不懂,更擔心演講後的問答時間,不曉得怎麼主持,前後話語不曉得怎麼銜接。

 

請問校長有沒有什麼建議?有沒有可以拉過時間的必問公式問句?在不失禮貌、不太冷場的情況下,又能夠主持得體,給自己一點信心?我還有兩天時間,請問怎麼準備?

 

答:(蔡依橙)

 

恭喜開始登上國際舞台!請放心,這不難,你需要作的準備有兩個方向。

 

閱讀更多 »

20221108_QA35-2
2022 / 11 / 8

問:收入的研究,其中有一篇資訊不全,寫信問作者沒得到回應, 只能放棄了嗎?

 

 

20221108_QA35-3

 

 

問:我正在做一篇統合分析,收入的其中一個研究,他給數據如下,我只能得到每組人數 n,以及用尺量出 mean 值,但卻沒有 SD,該怎麼辦?我有嘗試改萃取別的,像是 p 值,但作者也沒給,只有說 non-significant。我也有寫信去問,但作者沒回我……是不是只能放棄了?

 

答:(蔡依橙)

 

這是一位護理出身的老師,在課後用 Office Hour 的時間問我的。是個蠻好的問題。答案是,還不到放棄的時候,可以的!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