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
Wet lab 要生出 data,扣除掉基本的實驗室花費及人事成本,最少也要花 1-2 年的時間,才能收集到足夠的資訊寫成一篇原著論文。
統合分析,就我看來是一個發表原著論文的捷徑。
作者:匿名
Wet lab 要生出 data,扣除掉基本的實驗室花費及人事成本,最少也要花 1-2 年的時間,才能收集到足夠的資訊寫成一篇原著論文。
統合分析,就我看來是一個發表原著論文的捷徑。
作者:高雄榮總 骨科部 姚智國 醫師
從新思惟國際的第一場課程開始,就一直關注到現在,看到參加過課程的前輩課後心得分享幾乎都是一面倒的好評,想說總有一天一定要朝聖一次。
而年輕醫師的困境就如校長及前輩們所說,case 量或資源不夠是多少會遇到的事情,如果想要在學術上有所表現,勢必要尋找破口。這時候忽然看到《統合分析工作坊》的出現,加上科內前輩的邀約,立馬手刀刷卡,期望在茫茫未知的學術生涯中找到一盞明燈。
雖然本人有發表過一篇 original article,但是對於 meta-analysis 的了解實在是像角質層一樣的膚淺,在參加課程之前非常害怕學費就像丟進小林尊胃裡的食物一樣,不但吸收不了,還像大便一樣什麼都留不住的排掉。
作者:匿名
這是我第一次上新思惟的課程,之所以下定決心來參加一個我認為收費在平均以上的課程,其實心中有一個疑問,這門課真的值得投資嗎?
但看到學弟們似乎以收集「新思惟馬克杯」為樂,更讓我想了解一下這個所費不貲的課程到底能帶給我什麼?所以當看到這個吸引我的課程《統合分析工作坊》不自主被心中的小惡魔一步步引導拿出信用卡刷下去,生怕又因為課程秒殺而錯失了上課的機會。
為什麼選擇統合分析?當初讀研究所時,指導教授要我寫的論文是以健保資料庫結合統合分析當作論文題目,但當我遍搜 PubMed,卻找不到我要比較的三個疾病一起做的統合分析,只好硬著頭皮跟教授說我沒有辦法做 meta-analysis 完成論文下半段(後來才知道,三個疾病要一起統合有其困難度,差一點被指導教授呼攏)
但也讓我更想要了解 meta-analysis 這個讓教授在耳邊碎念一年的學問到底是什麼?
作者:小港醫院 肝膽胃腸內科 梁博程 醫師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新思惟的課程,參加的原因主要是科內的研究方向,最近有打算納入 meta-analysis,也有請統計老師上課,不過可能是我資質駑鈍,聽得霧沙沙,看到森林圖就感覺我自己好像誤入叢林的小白兔,完全摸不著頭緒。
上網搜尋了一下,沒想到蔡校長早就嗅到先機,在一年前已開設工作坊。於是我再次痛心地繳了學費,當日早晨 5:30 起床,趕上 6:15 分的高鐵,這班是慢鐵,所以各站都停,但剛好讓我有足夠時間預習今天課程。
打開筆電,Dropbox 上已經有一份數天前新思惟寄給我們的課前 Q&A,一邊閱讀一邊不禁讚嘆同學們的問題都相當切中要點,大家真的都是有備而來,也讓我充滿躍躍欲試的心情,一天的課程原來從高鐵就已開始!
新思惟團隊花了一年時間,規劃出能達到「新思惟標準」的課程,集合優秀的講師與助教,是一個能在最短時間內,給予學員最多必要知識能力的團隊,讓大家在之後的刻意練習不會搞錯方向,投注在效率最高的地方。
我們都曾經是研究新手,經歷過從 0 到 1 的過程。《統合分析工作坊》,就是根據「統計不同」與「資源較少」,所提出的 solution。即使從來沒有發表過 meta-analysis 的文章,只要一天的時間,就能在自己的電腦上,畫出國際水準的統計圖表!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