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25/02/15 (六) 第六十二梯次

00_innovarad_CLCh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974
2025 / 2 / 21

已有統合經驗的我,為何還來上課?

 

作者:洵籙健康企業社 朱謹伶 負責人 / 特教博士 / 護理師 / 諮商心理師

 

 

00_innovarad_CLCh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974

 

 

先前上了新思惟的《網路統合分析工作坊》,真心覺得相見恨晚,一百個懊悔怎麼不早點來上課!心想著:如果台中還有開其他課,那麼一定要來上課。就這樣,老天聽到我的祈禱,看到台中班有開統合課程,立刻手刀刷下信用卡分期報名。

 

當然,這個決定讓身邊的同學頗吃驚,同學問:「你已經有發表過統合分析的文章,對統合分析不能算是小白,怎麼會想再報名學習統合課程呢?況且新思惟的學費可以繳博班一整年的學雜費加學分費!」

 

我看完訊息後,在 LINE 上面堅定的敲出:「因為我想要知道統合分析的寫作 SOP、關鍵技巧和行規默契。投稿已經很難,過程就不要為難自己,鬼打牆真的非常非常可怕。我覺得,我還為難荷包可能比較有助身心健康。」

 

畢竟,當寫論文注定成為歲月中的一部分,如何讓彼此可以和諧相處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總不能為了寫 SCI 讓自己變成白髮魔女啊。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MFWu_meta-analysis_20250215_1299
2025 / 2 / 21

《統合分析工作坊》是一條鋪好前往論文發表的道路

 

作者:高醫 精神部 吳旻峰 醫師

 

 

00_innovarad_MFWu_meta-analysis_20250215_1299

 

 

 

學術研究的發表過程往往充滿挑戰,從選題、數據整理、圖表呈現、回應審查意見,乃至最終被接受,每個環節都需要嚴謹的思考與細緻的執行。在《統合分析工作坊》中,老師們以豐富的經驗與細膩的指導,為我們鋪設了一條相對順暢的道路,幫助我們在發表學術論文時更加得心應手。

 

 

找題目:從靈感到具體研究方向

 

選擇一個適合的研究題目,是論文成功發表的第一步。一個好的題目不僅要具有研究價值,還要能夠引起學界的興趣,進而增加發表的可能性。在這方面,老師們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從如何挑選合適的期刊,到決定 meta-analysis 的數量與關鍵賣點,每個細節都仔細的評估。

 

新思惟專程為課程打造指定論文,老師更以此為例,逐步拆解其選題過程,從前期主題的探索,到如何確認題目是否具有足夠的學術價值。而初學者可能常會因為數據不完整或參考資料不足感到卻步,但老師們提醒我們,這些問題都有明確的解決方式,只要確保研究有足夠的「梗」,後續的執行就會更有信心,不會因為缺乏方向而不斷推翻重來。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YWLi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17
2025 / 2 / 21

學會統合分析讓我對未來研究規畫充滿想像!

 

作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化學系 林泱蔚 教授

 

 

00_innovarad_YWLi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17

 

 

學習統合分析的初體驗

 

經過一天密集的工作坊學習,我對統合分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統合分析是系統性文獻回顧的一種,透過系統化篩選與評讀文獻、提取所需數據,並透過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進一步統合不同研究結果,提供更具代表性的結論,因此在許多學科領域都被廣泛應用。

 

新思惟的課程詳細介紹了統合分析的基本流程與操作步驟,包括如何設定研究問題、文獻搜尋與篩選策略、數據提取、效應量計算、異質性分析,以及如何利用 CMA 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與圖表視覺化。這對於之前僅接觸過個別研究的我來說,是一次極具啟發性的學習經驗。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SCYe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867
2025 / 2 / 21

新手想學 meta-analysis,推薦來新思惟!

 

作者:莊宇龍耳鼻喉科診所 岩士傑 醫師

 

 

00_innovarad_SCYe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867

 

 

對於完全沒有接觸過 meta-analysis 的新手來說,這堂課就像是一場高效的「研究入門加速器」,讓我從零基礎快速掌握了核心概念、實作流程以及投稿策略。短短一天的課程,提供了紮實且豐富的內容,讓我對這個研究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更有信心在未來的研究中應用這項技術。

 

 

影響寫作效率與論文品質的關鍵因子

 

課程一開始,老師便強調了選題的重要性,並提供挑選的關鍵原則,例如研究領域要夠熱門,最好是關於介入或預後的研究,並且適合的文獻數量應該在 5 到 10 篇之間,這樣的研究才比較有發表價值。

 

此外,老師也分享了高影響因子期刊的投稿策略,也提到統計學上有顯著意義的研究較容易被接受,而如果結果不顯著,則可能考慮往 OA 期刊來投。這對新手來說是一個很實際的提醒,因為研究不只是數據分析,更要考慮投稿的可行性與發表機會。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HLLi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23
2025 / 2 / 21

做質性研究所缺少的力量,由統合分析來補齊。

 

作者:僑光科大 餐管系 劉興倫 講師

 

 

00_innovarad_HLLi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23

 

 

身為餐飲管理系的教師,同時也是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我一直深知學術研究的重要性,特別是當要發表在 SSCI 等級的期刊時,研究方法的選擇更是決定論文成敗的關鍵。過去,我主要依賴質性研究與傳統統計方法,雖然能夠產出一定的成果,但總覺得還少了點那種讓數據說話、讓研究更具說服力的力量。

 

於是當我得知新思惟將在台中舉辦《統合分析工作坊時》,我便立刻報名,希望能夠透過這場學習,強化我的寫作與統計能力,並應用於餐飲管理領域的研究中。

 

 

從困惑到頓悟的旅程

 

工作坊的課程安排可說是節奏明快、內容紮實,從理論到實作,每一個環節都讓我有感到「原來如此!」的瞬間。

 

上午的課程從研究選題、文獻整理到論文撰寫架構,逐步建立起統合分析的基礎。蔡依橙醫師的一句:「圖表的順序就像講故事,像出牌一樣,要有規劃!」讓我瞬間醍醐灌頂。以前總覺得數據分析就是把數據擺出來,沒想到原來還要講究邏輯性與敘事性,才能讓讀者一目了然,甚至被說服。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TLLi_meta-analysis_20250215_0206
2025 / 2 / 21

不用背公式、寫作架構明確,推薦這堂課給對統合有興趣的研究者!

 

作者:中國附醫 泌尿部 李定廉 醫師

 

 

00_innovarad_TLLi_meta-analysis_20250215_0206

 

 

統合分析一直是醫學研究中證據等級較高的方法之一,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就像是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讓人望而生畏。我一直覺得統合分析是一個「很厲害但應該跟我沒什麼關係」的領域,畢竟每天在刀房裡與時間賽跑,回家只想補眠,根本沒時間鑽研這些複雜的統計技術。看到新思惟推出的《統合分析工作坊》,我選擇來這裡上課學習。

 

當天工作坊的設計非常仔細與貼心,從選定合適的研究主題、搜尋與整理文獻,到避免初學者常見的錯誤,甚至連如何回覆審閱意見都有完整的指導。過去,我總覺得研究是一場孤軍奮戰的戰役,但這堂課顛覆了我的想法,講師們除了在課堂上拆解統合分析的複雜概念、分享許多實戰技巧,並回答同學的疑惑,統計實作時更無微不至的解決同學們的困難。

 

 

破除了大家對統計的恐懼,提供一套完整的學習指引。

 

這次課程讓我學到了更有效的寫作方式,先盤點自己的領域和能力,搜尋文獻與主題,確定論文的核心重點後,再開始撰寫。這樣的流程大大提升了論文的邏輯性與可讀性,也讓研究的結果更加明確。講師甚至提供了不同段落的寫作指引,讓學員可以更有架構地進行撰寫,這對於像我這樣的臨床醫師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幫助。

 

醫學統計往往令許多醫師感到陌生甚至畏懼,然而講師強調,我們並非統計學者,統計只是輔助研究的工具,應該專注於如何應用,而非困在複雜的數學公式中,這句話像是一記當頭棒喝,讓我瞬間釋懷。原來,我不需要去背誦公式,也不需要弄懂每個細節,而是應該專注於統計方法的應用。這樣的觀念轉變,讓我感覺統計不再是難以跨越的高牆,而是一把能幫助我揭開研究問題的鑰匙。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