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防醫學院 宋婕 博士生
從事研究後,一直想上一堂,對自己最有幫助的 meta-analysis 課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尤其是做 background research,常看到文章內如何判斷是否信服於這類分析的結論,變成一個越來越常出現的問題。
有著自己完成 meta-analysis 的想法,卻因為完全不熟悉統計方法、缺乏適當工具,完全找不到下手的方向。除此之外,進修期間時常經歷一些學理及臨床間的衝撞,會在網路和期刊中找答案,但是置身浩瀚的醫學期刊中,總讓人茫然不知所措。
課前提問:別人的問題也可能是我的問題
因緣際會之下,報名參加了新思惟這次的《統合分析工作坊》,現在回想起來,主辦單位的用心,讓我們在課前獲得十足的安全感。從課前提問的回覆、課程內容的編排、以及互動實作時每位講師與助教的用心,每個環節都看得到團隊的細心,在緊湊的課程中,讓每位學員都滿載而歸。
三位講師也詳盡地回答每位同學課前的提問,而「別人的問題就是我的問題」,團隊再將問題整理成冊提供給同學,讓大家在上課之前就對許多大觀念,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要不是有這些內容,或許當天上課的時候,頭上會有更多的問號。
課程當天:教你用有邏輯的方式來寫論文
在這個時間就是金錢的世代,需要更完善的快速寫作及減少摸索的時間,首先可以預見的困難,就是寫作順序,一想到英文寫作就更頭痛,更不用說是英文論文。但若照著課堂分享的順序,從確定的方法先寫、提取數據,並用程式分析,讓數據說話而有了討論,最後再首尾呼應寫開頭,一切好像就變得簡單許多。
而大家都頭痛的統計方法,在就讀研究所的期間,長時間使用 SPSS 分析數據,也曾經買書自學 RevMan,但皆不如意。上過《統合分析工作坊後》,淺顯易懂的操作軟體深植我心,這也是整堂課最特別的部分。課前從沒想過,自己也能夠做出那些圖表,主辦方還提供超級防呆手冊,只要看得懂中文,就算是統計白菜也都做得出來。
接著是新手懼怕的投稿,老師在課堂中不藏私地分享,聽了老師的講述才知道,自己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不小心冒犯到 reviewer,能夠避開這些事情,在研究圈十分重要。而在圖表優化的細節這堂課程,雖然時間很短暫,但是太多資訊是我自己從來不知道,在學校、在醫院也沒有人有教的,如果不是蔡校長,我大概永遠不會知道這跟投稿也有關係。
課後回顧:思緒豁然開朗,望能寫出自己的文章。
研究所畢業後,接著到博士班時期,除了養成研究能力之外,慢慢了解、接觸研究的範疇,認為這段時期不自我設限的多元學習,覺得要投資自己,來看看這樣的課程,於是這次就下定決心,刷卡報名了《統合分析工作坊》。
其實以前也上過大大小小統計相關課程,本來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也以為會像其他課程相同的感覺,會讓人頭昏腦脹,但沒想到反而有種如夢初醒、茅塞頓開、一切都豁然開朗,非常感謝新思惟安排這樣的課程,讓參與的同學能夠依循一定的脈絡,一步一步踏上寫出自己第一篇 meta-analysis 的路。感謝各位老師,將這些經驗分享予我們。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