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_FB_wengts_meta-analysis_20240324_0188
2025 / 3 / 3

挑戰跨團隊合作,掌握寫作流程,一個多月就完成!

 

作者:柳營奇美醫院 藥劑部 翁騰崧 藥師

相關文章:[快訊] 翁騰崧藥師團隊,關於 venetoclax 相關副作用之統合分析,獲 Expert Opinion on Drug Safety 刊登!

 

 

00_FB_wengts_meta-analysis_20240324_0188

 

 

自從發表了上一篇統合分析後,我大多與他人合作撰寫文章,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去年得知《統合分析工作坊》改版,便立刻報名參加。

 

上完課後,我希望能將課堂所學的理論與方法應用於實戰投稿,因此開始積極尋找合適的研究主題。當時正好手上有一項執行中的研究計畫,便以此為出發點進行發想。確定主題後,我與血液腫瘤科蕭聖諺醫師(同為新思惟校友)討論其可行性,以及是否能應用於實際臨床情境。

 

這也是我首次主導醫院跨團隊的論文撰寫,因此對我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在撰寫過程中,自然遇到不少挑戰,無論是 introduction 中的論述,還是 discussion 需引用哪些關鍵文獻,都必須與合作夥伴反覆討論、思考,以確保論文的嚴謹性與完整性。

 

 

課堂上的教學到現在依然受用

 

運用課堂所學的理論與方法進行改版後的統合分析,結果遠超我自己的預期。以往撰寫一篇論文大約需要三到六個月,但這次的過程比過去順暢許多,整篇稿件在短短一個多月內便完成,大幅提升了效率!直到現在,每當開始撰寫文章前,我仍會翻閱上課時的講義和手機裡的簡報,裡面的內容確實相當實用,對論文寫作提供了不少幫助。

 

閱讀更多 »

01_AJKD_ChenJY_11
2025 / 2 / 24

[快訊] 陳鋭溢醫師團隊,關於慢性腎病患者使用 GLP-1 受體促效劑,對腎臟與心血管之效益的統合分析,獲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刊登!

 

 

01_AJKD_ChenJY_11

 

 

文章介紹

 

慢性腎病(CKD)的現有治療方式,例如血壓控制和降糖藥,雖然能減緩病情惡化,但效果有限,許多患者仍無法擺脫腎功能逐漸衰退的情況。

 

近年來,有一類新型降血糖藥物「GLP-1 受體促效劑(GLP-1RAs)」備受關注,因為有研究證實,它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還可能對腎臟有保護作用,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然而,這些藥物在腎功能下降的病人身上是否依然有效,仍尚未有定論。

 

陳鋭溢醫師團隊透過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深入探討 GLP-1RAs 對於腎功能較差的病人是否真的有幫助。團隊彙整了 212 項臨床試驗,最終納入 12 項符合條件的隨機對照試驗。這些試驗的受試者總共 17996 人,且腎功能(eGFR)均低於 60 mL/min/1.73m²。

 

研究團隊將這些患者分成兩組,一組使用 GLP-1RAs,另一組則使用傳統治療或安慰劑,並觀察患者們在腎功能惡化、蛋白尿惡化、死亡等方面的變化,來判斷 GLP-1RAs 的效用。

 

統合分析的結果顯示,使用 GLP-1RAs 在腎臟與心血管健康方面都帶來顯著好處:腎功能惡化風險降低 15%,死亡率下降 23%,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降低 14%。

 

目前,許多腎病患者的治療選擇有限,GLP-1RAs 的出現有望改變現況。這篇研究與發現,讓 GLP-1RAs 不僅僅是一種降糖藥,可能作為治療慢性腎病的一個新選擇。

 

 

恭喜陳醫師!

 

時間緊迫的時候,到底該投哪種期刊比較好?不同期刊的審稿特性又該如何掌握?如何評估最適合的期刊,投稿策略其實大有學問,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論文寫作 / 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CLCh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974
2025 / 2 / 21

已有統合經驗的我,為何還來上課?

 

作者:朱謹伶 特教博士 / 護理師 / 諮商心理師

 

 

00_innovarad_CLCh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974

 

 

先前上了新思惟的《網路統合分析工作坊》,真心覺得相見恨晚,一百個懊悔怎麼不早點來上課!心想著:如果台中還有開其他課,那麼一定要來上課。就這樣,老天聽到我的祈禱,看到台中班有開統合課程,立刻手刀刷下信用卡分期報名。

 

當然,這個決定讓身邊的同學頗吃驚,同學問:「你已經有發表過統合分析的文章,對統合分析不能算是小白,怎麼會想再報名學習統合課程呢?況且新思惟的學費可以繳博班一整年的學雜費加學分費!」

 

我看完訊息後,在 LINE 上面堅定的敲出:「因為我想要知道統合分析的寫作 SOP、關鍵技巧和行規默契。投稿已經很難,過程就不要為難自己,鬼打牆真的非常非常可怕。我覺得,我還為難荷包可能比較有助身心健康。」

 

畢竟,當寫論文注定成為歲月中的一部分,如何讓彼此可以和諧相處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總不能為了寫 SCI 讓自己變成白髮魔女啊。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MFWu_meta-analysis_20250215_1299
2025 / 2 / 21

《統合分析工作坊》是一條鋪好前往論文發表的道路

 

作者:高醫 精神部 吳旻峰 醫師

 

 

00_innovarad_MFWu_meta-analysis_20250215_1299

 

 

學術研究的發表過程往往充滿挑戰,從選題、數據整理、圖表呈現、回應審查意見,乃至最終被接受,每個環節都需要嚴謹的思考與細緻的執行。在《統合分析工作坊》中,老師們以豐富的經驗與細膩的指導,為我們鋪設了一條相對順暢的道路,幫助我們在發表學術論文時更加得心應手。

 

 

找題目:從靈感到具體研究方向

 

選擇一個適合的研究題目,是論文成功發表的第一步。一個好的題目不僅要具有研究價值,還要能夠引起學界的興趣,進而增加發表的可能性。在這方面,老師們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從如何挑選合適的期刊,到決定 meta-analysis 的數量與關鍵賣點,每個細節都仔細的評估。

 

新思惟專程為課程打造指定論文,老師更以此為例,逐步拆解其選題過程,從前期主題的探索,到如何確認題目是否具有足夠的學術價值。而初學者可能常會因為數據不完整或參考資料不足感到卻步,但老師們提醒我們,這些問題都有明確的解決方式,只要確保研究有足夠的「梗」,後續的執行就會更有信心,不會因為缺乏方向而不斷推翻重來。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YWLi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17
2025 / 2 / 21

學會統合分析讓我對未來研究規畫充滿想像!

 

作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化學系 林泱蔚 教授

 

 

00_innovarad_YWLi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17

 

 

學習統合分析的初體驗

 

經過一天密集的工作坊學習,我對統合分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統合分析是系統性文獻回顧的一種,透過系統化篩選與評讀文獻、提取所需數據,並透過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進一步統合不同研究結果,提供更具代表性的結論,因此在許多學科領域都被廣泛應用。

 

新思惟的課程詳細介紹了統合分析的基本流程與操作步驟,包括如何設定研究問題、文獻搜尋與篩選策略、數據提取、效應量計算、異質性分析,以及如何利用 CMA 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與圖表視覺化。這對於之前僅接觸過個別研究的我來說,是一次極具啟發性的學習經驗。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SCYe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867
2025 / 2 / 21

新手想學 meta-analysis,推薦來新思惟!

 

作者:莊宇龍耳鼻喉科診所 岩士傑 醫師

 

 

00_innovarad_SCYe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867

 

 

對於完全沒有接觸過 meta-analysis 的新手來說,這堂課就像是一場高效的「研究入門加速器」,讓我從零基礎快速掌握了核心概念、實作流程以及投稿策略。短短一天的課程,提供了紮實且豐富的內容,讓我對這個研究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更有信心在未來的研究中應用這項技術。

 

 

影響寫作效率與論文品質的關鍵因子

 

課程一開始,老師便強調了選題的重要性,並提供挑選的關鍵原則,例如研究領域要夠熱門,最好是關於介入或預後的研究,並且適合的文獻數量應該在 5 到 10 篇之間,這樣的研究才比較有發表價值。

 

此外,老師也分享了高影響因子期刊的投稿策略,也提到統計學上有顯著意義的研究較容易被接受,而如果結果不顯著,則可能考慮往 OA 期刊來投。這對新手來說是一個很實際的提醒,因為研究不只是數據分析,更要考慮投稿的可行性與發表機會。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