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林慈濟醫院 中醫部 陳曉瑱 中醫師
複雜的統合分析,一天無痛學習。
當初報名時,手邊剛好讀完五篇統合分析,指導我的醫師,教我如何看懂陌生的圖表和方格子,超大的表格塞了十幾篇文獻資料,讓我開始對統合分析產生好奇,這是什麼?為什麼不用送 IRB?為什麼 impact factor 這麼高?但自己摸索,不僅收案條件跟文獻搜尋都很吃力,更何況軟體操作和論文寫作,就連指導醫師都覺得我太好高騖遠了。
於是我想,與其自己投入鑽研,倒不如讓專業的來教,然後卡就刷下去了……
作者:大林慈濟醫院 中醫部 陳曉瑱 中醫師
當初報名時,手邊剛好讀完五篇統合分析,指導我的醫師,教我如何看懂陌生的圖表和方格子,超大的表格塞了十幾篇文獻資料,讓我開始對統合分析產生好奇,這是什麼?為什麼不用送 IRB?為什麼 impact factor 這麼高?但自己摸索,不僅收案條件跟文獻搜尋都很吃力,更何況軟體操作和論文寫作,就連指導醫師都覺得我太好高騖遠了。
於是我想,與其自己投入鑽研,倒不如讓專業的來教,然後卡就刷下去了……
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陽明院區 中醫科 陳冠宇 醫師
其實參加這次的《統合分析工作坊》純屬巧合,雖然說久仰新思惟的課程品質優良,但是在各種原因的阻礙下一直沒有報名(其實只是懶 XD),一直到最近工作上有了生產論文上的壓力,而之前投稿的健保資料庫文章,有如石沉大海一般沒有回應,讓人有點心急,才又興起了上課惡補的意願。
可惜就在我打算報名的那一天,卻發現已經額滿了,只好寫信去申請候補名單。(這告訴我們,有喜歡的課程,一定要手刀快刷先搶先贏,限量是很殘酷的。)本來想說這麼搶手大概是沒希望了,BUT,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 BUT!居然在上課的前兩周收到通知,說我候補上了!真是太幸運啦!
作者:基隆長庚醫院 家醫科 陳亮憲 醫師
我在課前先讀了五次課前講義和指定論文,很有用,當天課程比較容易融入和吸收課程。記得蔡校長有說「讀五遍」,很重要,所以再寫一次,「課前讀五遍」。
課程中學到很多口傳不文書的秘訣,又是很重要的「讀書讀不通,只有上課才能領悟的秘訣」。每個老師講得很多秘訣,很受用。
當天課間立刻找題目,依老師秘訣找文獻,第一次用三個關鍵字有 550 篇,大於老師的過勞篇數標準。第二次再多加一個關鍵字,縮小到 50 篇,又少於老師的篇數低標。後來決定自行「帶功課回家做」,第一次的五百篇有蠻多的 case report,我只能人工一筆一筆找出來,留下 original article,土法練鋼,過勞就過勞,生出一篇論文勝於過勞,對吧!
原本搞不清楚統合分析的統計,還先(偷偷地)買一本統合分析的統計書來看,但是不太懂,不過老師在課程中講得超清楚的,我兩個小時立馬跑出圖表,超開心的。灑花!
這次得獎的兩位,陳冠宇醫師與陳曉瑱醫師,剛好都是中醫師,而且,也剛好都曾經表示過,他們在中醫生涯的發展上,受到新思惟資深校友林舜穀醫師的啟發。
恭喜兩位作品非常細膩的得獎同學後,我(蔡依橙)也私訊給林舜穀醫師,恭喜他這些年的成績,不只讓自己的臨床、研究、教學、個人品牌都顯著進步,也開始成為新一代中醫師的典範,實在是很棒的事!
以下,我們先介紹「那些還能改進的細節」,然後再介紹兩位得獎者的作品。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 obstructive sleep apnea)會導致呼吸中斷與腦部的間歇性低血氧狀態,關於神經退化議題有研究顯示 OSA 為認知功能障礙的可修正危險因子。
包覆大腦白質(white matter)的髓鞘會隨年齡退化,去髓鞘化的白質在磁振造影 T2 權重影像呈現的異常高強度訊號稱為白質病變(WMCs; white matter changes)。已有統合分析文獻顯示 WMCs 可連結到較高的腦血管疾病風險,可能代表 subclinical brain infarcts。
目前關於 OSA 與 WMCs 的相關性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因此作者團隊以統合分析探討此議題。曾秉濤醫師已發表多篇 meta-analysis 論文,本篇則為曾醫師第一篇影像相關的統合分析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OSA 族群顯著有較高的 WMCs 盛行率與 WMCs 嚴重度。針對 WMCs 與其相應的對照組進行比較,亦發現 WMCs 組顯著有較高的 apnea – hypopnea index 與 moderate-to-severe OSA 盛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