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01_medicina_WengTS_01
2020 / 2 / 17

[快訊] 翁騰崧藥師團隊,關於瑞貝塔治療流感,是否優於其他同類藥劑的統合分析,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01_medicina_WengTS_01

 

 

文章介紹

 

流行性感冒,是公共衛生上很重要的議題,除了症狀與支持治療外,neuraminidase inhibitor (NAI) 類藥物,是最常見的抗病毒藥,能抑制複製後的病毒,從細胞中釋出,從而達到疾病控制的效果。

 

目前有四種 NAI 藥物在市面上,包括 oseltamivir 克流感(口服)、zanamivir 瑞樂沙(吸入)、peramivir 瑞貝塔(注射)、laninamivir(臺灣未上市 INAVIR 吸入),其中只有瑞貝塔為靜脈注射劑型。由於靜脈注射劑型,一般被認為較為直接、速度快、效果好,本研究預計回顧過去文獻,並以統合分析探討,瑞貝塔是否真的比較有效,是否擁有跟其他抗流感藥一樣的安全性。

 

收入 12 篇文章共 2681 位患者後,發現瑞貝塔比起其他 NAI 類藥物,的確比較快產生效果,平均快了 11.214 小時!相關的副作用與嚴重副作用沒有差異,而且瑞貝塔若跟其他藥物一一對比,其效果的確都比較好。

 

整體來說,靜脈注射的瑞貝塔,在安全性上與其他 NAI 藥物類似,但效果更好,作用更快。

 

這是個蠻有意思的研究,尤其在冠狀病毒疫情的今天,大家也順道認識了流感的威力,進一步釐清流感治療藥物的差異,也有助於第一線臨床醫師作決策。

 

 

恭喜翁藥師!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90505_0186
2020 / 2 / 17

2020 / 5 / 10(日)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0 年 5 月 10 日(日)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banner-01

 

 

新手想要學術起步,然而,臨床研究申請 IRB 需要資格與時間,做健保資料庫研究又不易取得資料,沒資源、沒經費、沒時間,寫論文好難!

 

有沒有一種研究方法,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也能拚出自己的成績?有!Meta-analysis 論文,更容易寫、更容易發,不需要經過 IRB,也能利用臨床之餘的零碎時間寫作,讓你不再受困於資源稀缺,還能在自己的電腦前面,輕易運用搜尋資料庫的大數據,順利發表論文。

 

對於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來說,meta-analysis 是起步的好領域。回顧 2019 年,新思惟校友共 517 篇論文登上 PubMed,論文破蛋高達 80 人;2020 年剛出爐的 1 月統計數據,有校友還在住院醫師階段,課後已產出 4 篇 IF > 5 的 meta-analysis 論文!

 

想要快速生論文?現在,正是初學者把握 meta-analysis 的好時機,只要一天學習就能上手,PGY 也能輕鬆聽懂!這堂課以發表為導向,帶你了解完成一篇 meta-analysis 必須經歷的過程,手把手教你做出投稿等級的圖表,成功克服從 0 到 1 的起步關卡!

 

 

不限研究資歷,沒有擋修問題,一無所有的新手,也能闖出有論文的未來,下一個登上 PubMed 的就是你!

 

 

現在投資自己

 

 

20181216_feedback_03

 

20191222_feedback_00009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20 年 5 月 10 日(日)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立刻報名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191222_0392
2019 / 12 / 27

2019 / 12 / 22(日)課程照片記錄

 

 

00_FB_Meta-analysis_20191222_0392

 

 

有了好課程的帶領,meta-analysis 變得更加容易寫、容易發,亦被多數學校與醫院升等接受。對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而言,meta-analysis 更是研究起步的好領域,不需經過 IRB,也能利用臨床之餘的零碎時間工作,成為越來越多人出道時的選擇。

 

早上搭第一班高鐵,在高鐵上心中燃起幹嘛這麼辛苦的念頭,一直到上完課,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

 

然而,想要入門 meta-analysis,光是統計不同、文獻搜尋繁瑣等諸多狀況,若靠自行摸索不僅費時費力,還未必能找出一條正確的道路。這門課,就是為研究初心者量身規劃,以系統化的學習,幫您省下試誤的時間。

 

獲得系統性的學習,很棒的經驗,感謝講師分享自己的秘訣。

 

課程設計上運用大量實例,及重複提及重要關鍵概念,加深印象,覺得是很有收穫的工作坊!

 

面對浩瀚的生物與醫學界,充滿無限可能的研究,透過良好的研究設計、評估量表與並賦予該文章的特殊意義,任何一點點的想法,都可能是我們的機會,但首先,必須熟悉如何運用手邊的好工具。

 

互動實作時間,透過精準的軟體操作教學設計,讓您一步步熟悉工具,並且能做到最好、最漂亮。魔鬼藏在細節中,課程中分享了該注意與該避免的細節,讓 reviewer 拿起您的論文時,第一眼看到圖表便能認同,這是具有專業水準的團隊所做出,精確且高品質的稿件。

 

互動實作手冊太讚了!可以一一對照畫出 meta-analysis 的圖表,實用!

 

新思惟瞭解學員所需,為學習之路做盡完善規劃,您想得到的、沒想到的,都在課堂上準備好了。我們用一天的時間,協助新手克服困境,讓無資源者也能有成功起步的機會。

 

內容十分實用,真的連初學者都很有收穫。優秀的講師和助教群有問必答,實作手把手教學,十分感謝。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20191222_30_Meta-analysis_20191222_0180
2019 / 12 / 27

一堂真正的實戰課程

 

作者:匿名

 

 

01_innovarad_20191222_30_Meta-analysis_20191222_0180

 

 

因為 IRB 的申請曠時費力,參加了這一堂課程之後,頓時覺得人生是有希望的,(要不然原本的人生是……)希望能夠在這堂課的啟發後,產出我第一篇的 meta-analysis。

 

 

課程每分每秒都是重點

 

張凱閔醫師一開始就破題說明 meta-analysis 的寫作方向與過去心得,尤其老師準備自己寫的論文當作範本,並且詳細的解說創作感想與要素,讓台下的學員有如醍醐灌頂的感動。

 

接著,曾秉濤醫師幽默風趣的分享搜尋關鍵字的技巧,而且提醒了大家寫作上面常見的盲點,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之中,找到雷達定位系統般的感動。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CFChang_Meta-analysis_20191222_0894
2019 / 12 / 27

統合分析,是一件令人感興趣且值得去嘗試的事!

 

作者:三軍總醫院 基隆分院 胃腸科 張肇丰 醫師

 

 

01_innovarad_CFChang_Meta-analysis_20191222_0894

 

 

在住院醫師階段,為了晉升總醫師和主治醫師,都有撰寫過 case report、image 和 original 的文章,最近看到統合分析文章盛行,有著極大的討論度和熱度,抱著好奇的心情想要來了解統合分析的領域。

 

 

統計,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

 

過去在臉書就看到蔡校長和許多先進的發言,將統合文析和文章寫作,變成一件令人感興趣且值得去嘗試的事。統合分析所使用的統計工具和表示,與以往常閱讀的文章,的確有很多的不同,在過去生統的學習也較少著墨。

 

透過本次課程,增進了不少統合分析文章名詞的運用,例如,標準差、標準誤(描述取樣平均值分佈狀況)和公式轉換,以及分組分析如何觀察異質性的變化,publication bias 中 funnel plot 和 Egger’s test 的判讀應用,甚麼是固定式模型(fixed-effects model)或隨機式模型(random-effects model) 。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chenhch_Meta-analysis_20191222_0253
2019 / 12 / 27

統合分析,是資源少的論文發表捷徑。

 

作者: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胸腔科 陳泓丞 醫師

 

 

01_innovarad_chenhch_Meta-analysis_20191222_0253

 

 

課前,自己已有前輩醫師協助,用 RevMan 跑出了許多統計成果,但從「成果」到「寫作」,總充滿著無力感。

 

 

收到課前問答的那一刻起,課程就開始了!

 

課前一週,收到新思惟寄來的課前提問,匯集了大家對於研究設計到文獻評估與論文撰寫的問題,從第一頁開始的時候,依然有滿滿的疑問,到後面,看到不同同學遇到的困難點以及提問的面向,並且發現自己沒注意的重點,閱讀課前問答就已經看得津津有味,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雖說師父引進門,後續個人修行尚未完成,但統合分析研究,已經是資源較少的發表論文捷徑,也是蠻適合自己的方式。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