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CMA

00_meta-analysis_20170806_536
2017 / 8 / 10

2017 / 8 / 6 (日) 課程照片記錄

 

 

00_meta-analysis_20170806_536

 

 

一篇好的 meta-analysis,為什麼好?在搜尋文獻,規劃方向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相同的,一個好的學習流程,為什麼好?在課程評估、規劃學習內容時,就已經決定了。以數十篇 meta-analysis 論文經驗為基底,以發表論文為導向的課程設計,仔細評選從研究到發表,最該具備的知識及技巧,用一天的時間深入淺出的分享給大家。

 

所有學員的「學習體驗及成就感」,就是我們持續精進課程的最佳動力,在學術研究的這條路上,新思惟永遠是你們的好夥伴,陪伴大家走過最辛苦的那一段。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TFLin_meta_analysis_20170604-401
2017 / 6 / 9

不敢相信,第一次操作 CMA 就上手!

 

作者:馬偕醫院 泌尿科 林祖鋒 醫師

 

 

01_innovarad_TFLin_meta_analysis_20170604-401

 

 

面對新領域,總是不得其門而入。

 

我是個外科系的住院醫師,臨床工作十分的忙碌,也有研究上的壓力。過去研究,都偏向臨床相關,在有限的臨床資源中,整理出有用的資料,是有困難的,經常搞的一個頭兩個大。所以,面對尚未熟知專業領域,想要從中作「梗」,是想破頭也不得其門,常常花了很多時間,不只書沒有念到,連研究的邊都沾不上,更別想要被雜誌接受。雖然目標只放在小雜誌,但是目前仍在投稿、退稿的輪迴中。

 

去年的《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讓我認識了新思惟。因為研究上的不順利,所以看到《統合分析工作坊》就毅然決然的報名了,但其實,什麼是 meta-analysis,我真的一概不知。晨會曾被指定要報告,總是一知半解的閱讀,台上也只是草草的帶過研究方法及結論。

 

Meta-analysis 就像是神的領域,無法捉摸。報名後,我心中曾經非常的掙扎,會不會上完課,我還是聽不懂,學費就像丟到水溝裡,沖向大海。所幸找了個替死鬼,拉老婆一起來進修,希望兩個臭皮匠,也能學會 meta-analysis。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leekf_meta_analysis_20170604-191
2017 / 6 / 9

距離 accept,又更進一步了。

 

作者:門諾醫院 腎臟科 李坤峰 醫師

 

 

01_innovarad_leekf_meta_analysis_20170604-191

 

 

久病成良醫,讀多了有妄想……

 

有接觸過實證醫學的都了解, SR / MA 是實證醫學等級最高的證據,雖然演變成在實證證據的搜尋上,大家都偏重 SR / MA,而輕忽其它類型文章識時務者為俊傑 的怪現象,但更大的影響是,越來越多的 SR / MA 的文章產出。一方面方便了臨床在實證上的應用,另一方面它也是產出期刊文章的其中一條路。

 

SR / MA 文章看多了,會不會妄想也能自己產出 SR / MA 的文章?有一點想。自己並不是沒有想過、試過,去年曾經有這樣的念頭,自己也實際嘗試摸索:

 

  • 訂題目!決定要評估的結果因子!
  • 搜尋 + 找全文:真的要靠關係幫忙找全文,出外靠朋友!
  • 上一步驟就卡關很久,人真的有惰性……小孩會讓人腦殘……
  • 第二步驟還沒收集完全,就試著輸入資料到 RevMan 中(目前免費能用的 SR / MA 軟體)……完全卡關!

 

不試還好,試著做看看就碰得滿頭包,卡!卡!卡!

 

輸入資料的過程最令我抓狂,才看了四五篇文章,每一篇文章對於結果呈現方式之多樣化讓我嚇到了,為此我還去查 Cochrane Handbook 去了解結果變數要怎麼輸入。

 

嗯,結論是我沒有慧根!

 

我也聽聞 CM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這次新思惟課程的主要軟體)很好用。我也曾下載謎版(噓!) 來把玩。嗯,沒有慧根的情況下,換什麼工具都是一樣的下場啦!

 

最後結果就是,石沈大海、無消無息……

 

閱讀更多 »

FB_ad
2017 / 5 / 15

2017 / 8 / 6 (日) 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17 年 8 月 6 日(日)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banner-01

 

 

一天內報名額滿、超高詢問度、最令人期待的 meta-analysis 工作坊!無資源起步,最佳選擇!初學者就能畫出圖表!

 

 

20170416_feedback_00003

 

20170416_feedback_00006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17 年 8 月 6 日(日)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線上報名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YMHua_meta_analysis_20170416-309
2017 / 4 / 21

整個課程的完整性,實在值回票價!

 

作者:奇美醫院 藥劑部 花逸茗 藥師

 

 

01_innovarad_YMHua_meta_analysis_20170416-309

 

 

早已久仰新思惟大名,但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是台下的一員,雖然報名費驚人,但其售前售後服務,以及整個課程的完整性,實在是值回票價,包含課前課後提問、軟體提供與延長使用申請,甚至是替來自遙遠南方的學生,提供完善的交通資訊與時間估計,讓我分毫不差且安心的參與課程。

 

 

高人的指點,正是我需要的。

 

身為一個有著投稿夢想的小小藥師,雖懂得 meta-analysis 的一點皮毛,仍在寫作與投稿技巧上屢屢碰壁,缺少高人指點迷津。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janks_meta_analysis_20170416-130
2017 / 4 / 21

充滿感恩的統合分析課程

 

作者:安南醫院 放射腫瘤科 詹凱翔 醫師

 

 

00_FB_innovarad_janks_meta_analysis_20170416-130

 

 

碰壁的過往

 

在醫學生時期,由於實證醫學的風行,常常聽到老師提到高證據等級的「meta-analysis」或者「systematic review」,於是便對這樣的論文起了相當高不可攀的印象,而且實際去研讀後發現,其研究的廣度以及使用的統計方法都跟傳統上生物統計有所不同,更加深對此「文體」景仰的態度。

 

然而,在醫院中許多前輩或者老師對於「meta-analysis」的態度似乎與它在實證醫學的地位不匹配,「臨床試驗」或者「實驗室研究」似乎才是王道與正途。再加上常常詢問關於「meta-analysis」怎麼做出,卻一直找不到能夠知道或者願意傳授方法的「高人」。於是,對我來說,「meta-analysis」大概就屬於只能遠觀而無法碰觸「逸品」吧。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