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schizophrenia

meta-analysis_20171022_0706
2017 / 10 / 27

多一分證據、多一分把握

 

作者:匿名

 

 

meta-analysis_20171022_0706

 

 

課程的細膩度不斷上升

 

參加新思惟多次,除了固定的雞湯灌頂,在活動細膩度的上升幅度之明顯,每次都令人有感。

 

這次,從開始的報名通知,就能感受到課程經過專業的規劃。課前問答涵蓋內容十分全面,將學員的問題分類整理,並請講者回覆,這一點真的必須感謝課程規劃者的用心。這讓我不僅從自己的問題得到解答,也透過看見他人的問題,增加自己的思考廣度,又能預習課程、增加學習效果,是很棒的設計。

 

另外,課程的操作手冊,真的非常令人驚豔!以往參加統計軟體課程,講義大多只提供幾張 A4 紙,用文字說明操作過程,無實際操作畫面、造成軟體按鍵位置、操作程序解釋不清;再加上講者為了符合課表規劃,常常趕進度、忽略細節,造成學員無法跟上,課程中,又常因為浪費時間尋找某幾個特定按鍵,所以無法跟上授課內容,導致整體學習效果不佳。

 

閱讀更多 »

01_BMC_Psychiatry_tsengpt
2016 / 2 / 2

[快訊] 曾秉濤醫師關於「音樂治療」作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輔助治療之統合分析研究,獲 BMC Psychiatry 刊登!

 

 

01_BMC_Psychiatry_tsengpt

 

 

文章介紹

 

音樂治療(MT; music therapy)作為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患者的輔助治療雖然已有十年以上,但其角色仍不清楚。2011 年有統合分析(meta-analysis)文章顯示 MT 可改善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負性症狀(negative symptoms)與情緒症狀(mood symptoms),但是對於正性症狀(positive symptoms)則否。

 

文獻上缺乏 MT 對 schizophrenia 的次分類症狀之療效資訊(整體疾病嚴重度、正性症狀、負性症狀、一般精神病理、情緒症狀),也沒有 MT 的特性資訊(頻率、每次治療持續時間、MT 治療的總次數、MT 治療的總持續時間)。因此,曾醫師團隊進行統合分析,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有接受 MT 治療的族群(尤其是慢性病程者),療效較佳(負性症狀、情緒症狀、正性症狀皆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這樣的 MT 療效沒有因音樂特性而有差異(如:MT 治療的總持續時間、治療的次數、MT 的頻率)。

 

基於以上發現,作者團隊認為臨床醫師應該把 MT 作為思覺失調症的輔助治療,以緩和疾病的嚴重度。

 

閱讀更多 »

01_Medicine_TsengPT
2015 / 12 / 14

[快訊] 曾秉濤醫師關於思覺失調症與骨密度之統合分析文章,獲 Medicine 刊登!

 

 

01_Medicine_TsengPT

 

 

文章介紹

 

文獻上雖有許多文章探討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與骨密度(BMD; bone mineral density)、或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之間的關係,但仍無定論。因此曾秉濤醫師團隊用統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針對思覺失調症患者與 BMD、以及這類患者使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藥物時與 BMD 之關係進行研究。

 

分析結果顯示,與健康的對照組相比,思覺失調症患者之 BMD 顯著較低。另外,思覺失調症患者且接受 prolactin-raising(PR)治療的族群之 BMD,顯著低於接受 prolactin-sparing(PS)治療的族群。

 

思覺失調症患者之 BMD 顯著較低,是一個現象,其背後的解釋與病理或生理機轉,尚不清楚;是否跟所使用的抗精神病藥物(PR or PS)有關,也無法排除。在臨床實務上,曾秉濤醫師團隊建議對於年輕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尤其是有接受 PR 治療者),要特別注意其骨質疏鬆之篩檢以及骨折的預防。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