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innovarad_20200705_22_Meta-analysis_20200705_0234
2020 / 7 / 9

可以不跑 IRB,對寫作的專注度,有極大幫助。

 

作者:匿名

 

 

01_innovarad_20200705_22_Meta-analysis_20200705_0234

 

 

運用課程所學,巡過文章,才能放心投稿。

 

這是第二次上新思惟國際的課程,也距離第一次參加已經三年了。在住院醫師階段,時間真的很有限,有太多的臨床工作需要學習以及熟悉,但也因為參加過《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最近也有寫出一篇文章投稿,當初上課的內容猶言在耳,印象深刻,要修改圖表的時候,都會想起蔡校長的專業分析,該怎麼樣編排圖片或是針對細節做處理,都是讓審稿者更願意接受文章的方式。

 

這次參加的理由最吸引我的莫過於「不用 IRB,在家都能寫出好文章」的標語。之前在申請院內研究計畫的時候,IRB 的繁瑣令人卻步,雖然很多主治醫師都說,「寫過就會了」,但我還是覺得行政流程很麻煩。最後當然還是有完全搞清楚要如何申請 IRB,但假如不需要跑這些過程,就能更專注在寫文章上面,似乎更吸引人!

 

 

有了論文架構模版,寫作真的不難!

 

這次參加《統合分析工作坊》之前,雖然有詳細閱讀課前說明,但是心中還是有很多問題。上課時,老師們分析非常多種寫統合分析文章的方法,照著步驟,基本上就能依樣畫葫蘆。像是蓋房子一樣,框架已經做出來了,我們該做的,就是把鋼筋水泥填入,完成所有結構,最後再放入家具,完成一個結構穩定,裝潢又美觀的好房子!

 

光是老師們給我們的架構,就真的值回票價了!

 

上課過程非常緊湊,很多新觀念需要吸收,同時也在思考,該怎樣運用在自己的領域。很幸運的,張醫師的領域跟我的神經外科關連性很高,我可以很快速理解張醫師講解的內容,臨床上面對的問題,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能利用寫出來的文章進行臨床決策,會讓臨床醫師更有感!

 

 

照著手冊步驟,就能做出亮眼的統計圖表。

 

實際操作如同上次的工作坊,照著互動實作手冊寫的內容去完成,基本上就能做出非常相似的圖表,針對一些細節修正,完成一張專業又亮眼的圖表並不難!

 

我認為,需要花最多心力與時間的,就是做出那份 Excel 檔案。要從幾十篇甚至幾百篇文獻中,去蕪存菁找出可用的文章,才是統合分析寫作最大的關鍵,後面的統計,只要熟悉軟體操作,就能輕鬆跑出期望中的統計結果。

 

回家後,我嘗試著把課前想好的主題去 PubMed 搜尋,跑出來的文章,大約落在 40 篇左右,雖然也符合 N-1 的原則,但還是不太熟悉如何運用統計的部分。所以我的想法是,近期內,試著照張醫師所寫的指定論文,用同樣的搜尋條件試試看,進而更了解篩選的過程,跑出自己想要的結果!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