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曾秉濤
2016 年,單一年份,曾秉濤醫師就發表了 10 篇 meta-analysis!而且這些 meta-analysis 的主題各異,也都是對臨床工作很有幫助的議題。我幫各位選了三篇代表性的心得分享,讓各位理解,秉濤在挑選議題與選擇時,是怎麼思考的。
過去,我們總認為,快的就不見得好,慢工出細活。但實際進到臨床醫療,才發現,這世界上,總是有人做事又快又好的。
講者:曾秉濤
2016 年,單一年份,曾秉濤醫師就發表了 10 篇 meta-analysis!而且這些 meta-analysis 的主題各異,也都是對臨床工作很有幫助的議題。我幫各位選了三篇代表性的心得分享,讓各位理解,秉濤在挑選議題與選擇時,是怎麼思考的。
過去,我們總認為,快的就不見得好,慢工出細活。但實際進到臨床醫療,才發現,這世界上,總是有人做事又快又好的。
講者:張凱閔
Meta-analysis 的書,隨便買都厚厚一大本,光是 fixed-effect model 就一大章,都還沒講到 random-effects model 就想投降,更別說,後面還有 heterogeneity、subgroup analysis、publication bias 等。
但是,這就像我們去買汽車的教科書,光引擎原理就一大章,還沒講到缸內直噴、渦輪增壓、油電混合就投降,更別說後面的傳動系統、主被動安全、自動駕駛。
不過,難的是懂「汽車原理」,如果只想學會「開車」,並不難。難的是懂「meta-analysis 公式與理論」,如果只想學會「發表 meta-analysis 文章」,並不難。
指導:新思惟講師助教群
這次,互動實作時間的學習目標,是做出「指定論文」的「整套圖表」。對,你沒看錯,就是「整套」。
講者:曾秉濤
為什麼有人看論文快,有人卻很慢?為什麼有人能整理數十篇既有文獻與亞洲現況,制訂 guideline,有人卻連論文都看不完?為什麼有人能整理數百篇文獻,一年發表 10 篇 meta-analysis,但有人卻連一個主題都讀不完?
因為,論文是作品,得讀沒錯;但更重要的,是你帶著怎樣的「目的」去讀這些作品。
講者:蔡依橙
「圖表優化重不重要?」在台灣,你這樣問,常聽到的回答是,「圖表優化那是雕蟲小技啦,重點是你的科學性跟內容,只要內容夠好,reviewer 會幫你改圖。」
前半部「科學性和內容最重要」,這是大家都同意的。但優秀的內容,配上醜陋的圖表,你真覺得 reviewer 會讓你好過嗎?
我們看看,跟上圖一模一樣的資料,換成另一位初學者做的圖片,您就以 reviewer 的立場想想,你真能不計美醜的接受他的論文嗎?還是,這已經醜到「很難令人注意到其中是否有任何科學價值」了?
講者:張凱閔
今天上課,你學會了許多基本的理論,與實用的軟體技術,回家後,該怎麼做,才能最快有成績?又,哪些錯誤的策略,可能會讓你難產?
凱閔從第一篇 meta-analysis 開始,逐漸抓到訣竅,並逐步提升臨床意義與分析難度,提供更高的臨床價值,逐漸往高分期刊邁進。走過這一路,回頭想起當年的自己,就像是剛上完一天工作坊的各位,凱閔又將給各位怎樣的建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