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17/04/16 (日) 第二梯次

00_FB_innovarad_iryu_meta_analysis_20170416-411
2017 / 4 / 21

研究熱情重燃起 期待做出成績來

 

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 余宜叡 醫師

 

 

01_innovarad_iryu_meta_analysis_20170416-411

 

 

早起鳥兒有蟲吃、16:51 非常趕。

 

雖搭第一班高鐵還是沒有搶到頭香,不過還是在上課前和校長交流分享,並得到許多寶貴的想法和建議,可以繼續朝自己的方向努力前進。

 

(橙編按:宜叡真的來得很早,只是,還輸給前一天就上台北的施懿恩醫師 XD)

 

另外也是第一次嘗試搭 16:51 的高鐵回去,雖然是第一個和老師、蔡校長照相的,照好相後,頭也不回地向捷運站走去……經過中正紀念堂轉一次車,到台北火車站後,拿著預訂好的票上高鐵,時間只剩 3 分鐘就發車了,給有心挑戰 16:51 高鐵的新思惟之友一個參考,真的很趕!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janks_meta_analysis_20170416-130
2017 / 4 / 21

充滿感恩的統合分析課程

 

作者:安南醫院 放射腫瘤科 詹凱翔 醫師

 

 

00_FB_innovarad_janks_meta_analysis_20170416-130

 

 

碰壁的過往

 

在醫學生時期,由於實證醫學的風行,常常聽到老師提到高證據等級的「meta-analysis」或者「systematic review」,於是便對這樣的論文起了相當高不可攀的印象,而且實際去研讀後發現,其研究的廣度以及使用的統計方法都跟傳統上生物統計有所不同,更加深對此「文體」景仰的態度。

 

然而,在醫院中許多前輩或者老師對於「meta-analysis」的態度似乎與它在實證醫學的地位不匹配,「臨床試驗」或者「實驗室研究」似乎才是王道與正途。再加上常常詢問關於「meta-analysis」怎麼做出,卻一直找不到能夠知道或者願意傳授方法的「高人」。於是,對我來說,「meta-analysis」大概就屬於只能遠觀而無法碰觸「逸品」吧。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chengkl_meta_analysis_20170416-383
2017 / 4 / 21

寫論文,不再是遙不可及。

 

作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醫學影像部 鄭凱倫 醫師

 

 

01_innovarad_chengkl_meta_analysis_20170416-383

 

 

沒資源、沒經費,做研究好難!

 

對於我這種相對年輕,沒有資源、沒有經費的放射科醫師,想要進行研究,難如登天。一想到要跟 IRB 委員纏鬥,整個熱情去掉一半。真的有機會收集病例,遇到影像品質不佳無法分析,只能絕望到谷底。統合分析不需要跟 IRB 糾纏,計畫好適當的主題,找個志同道合好朋友,就可以開始收集分析。聽起來超美好,但是沒有人教怎麼做,只能繼續做白日夢。

 

錯過首場統合分析工作坊後,再一次看到課程消息公告,沒有考慮太多,馬上刷卡報名,避免再次留下遺憾。正式上課前蔡校長開團團購 CMA v3,當然毫不考慮,馬上跟團轉帳。感謝蔡校長的用心,為我們省下經費。省下來的錢,剛好可以繼續參加新思惟大型研討會。

 

(橙編按:謝謝鼓勵,說實在的,團購真的心力交瘁,不過這次心得好多朋友回饋,覺得團購有幫忙,好像又有了動力,明年再來辦一次。加上今年的各種經驗,應該會辦得更順利吧 XD)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yshsu_meta_analysis_20170416-419
2017 / 4 / 21

作統合分析前,你需要先知道的!

 

作者:新光醫院 耳鼻喉科 徐英碩 醫師

 

 

01_innovarad_yshsu_meta_analysis_20170416-419

 

 

記得我在美國時的老師,有天拿了一篇 meta-analysis 的文章給我看,說有雜誌請他幫忙 review,要請我跟他一起看。但是他語氣頗為不屑,跟我說這就是一群人坐在家裡跑統計,根本就不是在做科學研究。我和他一起寫完回覆以後,過了兩天聽說那個雜誌把它 reject 了。這時候我心想,哎呀,meta-analysis 果然不是正道。

 

不過就在一個月後,我發現這篇文章已經被登出來了,而且還是在不錯的期刊。

 

就在一年後的今天,當我還在為我的原著論文被退稿而焦頭爛額的時候,發現新思惟終於開了統合分析課程,我心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是時候試一試我老師口中的邪門歪道了!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BYChen_meta_analysis_20170416-600
2017 / 4 / 21

課後實際體驗,真的變更簡單了!

 

作者:振興醫院 心臟醫學中心 陳柏言 物理治療師

 

 

00_FB_innovarad_BYChen_meta_analysis_20170416-600

 

 

第二次參加新思惟的課,回想上一次參加《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的課程已經是數年前了。當時候學了幾招製作心法後,一直用到今天都還能派上用場,也漸漸能找到自己的簡報風格,只能說是值得!

 

(仁編按:陳柏言物理治療師在新思惟的創始元年,就參加了《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那時候還只是第二梯次而已呢!而陳柏言物理治療師在該梯次,就直接霸氣的抱走了「簡報設計大獎」,非常厲害!)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hsiehmt_meta_analysis_20170416-327
2017 / 4 / 21

用一天的時間,把一項技能學會!

 

作者:義大醫院 神經科 謝孟倉 醫師

 

 

00_FB_innovarad_hsiehmt_meta_analysis_20170416-327

 

 

又是一個滿滿收穫的七個半小時,有三位講師精彩的課程,加上緊張刺激又實用的互動學習時間,上完課又有了滿滿的動力,想要趕快開始動手做。

 

 

聽說門檻很高,真的嗎?

 

對於統合分析,在這次上課前真的是不熟悉,以前只知道,在製作報告看到 meta-analysis 或 review article 時,就不用再花太多時間找文章了,這類文章的證據等級高,可信,但是入門門檻似乎也很高。

 

就像一開始蔡校長分析寫論文的幾種文體,當真的開始寫論文、嘗試做研究的時候才會發現,要遇到有賣點又可以寫的 case 很難,寫了又很少地方能投;要做臨床研究要寫 IRB,而且要有病人、要有錢;做基礎研究隔行如隔山,而且要燒更多錢。

 

當第一梯次《統合分析工作坊》開課時,心裡還在猶豫:這樣一堂好像要很高深統計方法的課,真的能一天上完嗎?猶豫的結果,就是很快就報名額滿了,幸好第二梯次開放報名時,一大早就看到,才有機會來參加這麼實用又有收穫的課。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