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王韻婷

01_CEO_WangYT_03
2025 / 8 / 26

[快訊] 王韻婷醫師團隊,關於頭頸癌中白蛋白與鹼性磷酸酶比值的預後評估價值之統合分析,獲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torhinolaryngology 刊登!

 

 

01_CEO_WangYT_03

 

 

文章介紹

 

王韻婷醫師團隊想要探討「白蛋白與鹼性磷酸酶比值」(Albumin-to-Alkaline Phosphatase Ratio,簡稱 AAPR)指標,在頭頸癌病人治療前,能不能用來預測病情與存活狀況。雖然過去有一些討論,但結論並不一致,因此研究團隊進行了統合分析,把現有文獻的數據整合起來做更全面的檢視。

 

他們搜尋了 EMBASE、Cochrane Library 和 PubMed 這三大醫學資料庫,直到 2024 年 7 月 30 日為止,共納入 8 篇研究,總共有 1737 位頭頸癌病人。

 

研究使用隨機效應模型來分析,結果發現:AAPR 值比較低的病人,存活狀況明顯比較差。不論是「整體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HR = 2.08)、「無惡化存活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HR = 2.00),還是「無病存活率」(disease-free survival,HR = 2.18),數據都顯示低 AAPR 的族群風險更高。

 

換句話說,如果治療前檢驗 AAPR 偏低,病人的預後可能會比較不好。

 

研究團隊也做了敏感性分析,確認結果相當穩定,也沒有發現明顯的發表偏差(publication bias)。整體來看,AAPR 這個指標檢驗便宜、取得容易,未來有機會成為臨床上有用的預後工具,幫助醫師在病人分級和治療決策上更精準。

 

不過,團隊也提醒,目前的證據雖然樂觀,但還需要更多進一步的臨床研究驗證,才能真正確立它的應用價值

 

 

恭喜王醫師!

 

避免異質性太高,一開始找文獻就要限縮同族群的嗎?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01_JC_WangYT_02
2023 / 2 / 9

[快訊] 王韻婷醫師團隊,關於較低白蛋白球蛋白比值者有較差頭頸癌預後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ancer 刊登!

 

 

01_JC_WangYT_02

 

 

文章介紹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AGR,被認為與許多癌症的預後有關,不過頭頸癌的部分目前尚無定論,王醫師與其團隊,預計整理這部分的文獻,並做統合分析。

 

收入了 9 篇研究 3211 位頭頸癌患者後,整體統合發現,較低的 AGR 與無疾病存活率、無轉移存活率、整體存活率等多項指標有顯著相關。作者認為,未來或可嘗試執行大型研究做進一步確認。

 

對於文獻多但仍沒有人統合的領域,在閱讀文獻時順道做個統合分析,能讓後人閱讀更快得到結論,也可增加一篇自己的發表資歷。

 

 

恭喜王醫師!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00829_0358_FIO
2022 / 8 / 24

零基礎起步,發表人生第一篇統合分析。

 

作者:嘉義長庚醫院 耳鼻喉科 王韻婷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王韻婷醫師團隊,以全身免疫發炎指數作為頭頸癌預後指標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Oncology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0829_0358_FIO

 

 

多位學長參加過新思惟課程,一致給予好評。

 

在報名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之前,對於統合分析文章的見解,只停留在證據等級很高、有許多複雜統計圖表交織的印象,至於如何統計跟文章架構則根本毫無概念。

 

曾動心想報名上課了解,又擔心課程內容不如心得分享那樣精彩且有幫助,而屢屢卻步,但在得知科內多位學長曾參加過新思惟其他工作坊,給予一致好評,破除心中的疑慮後,終於鼓起勇氣報名了《統合分析工作坊》,一堂啟發我進入 meta-analysis 殿堂的基石。

 

閱讀更多 »

01_FIO_WangYT_01
2022 / 8 / 16

[快訊] 王韻婷醫師團隊,以全身免疫發炎指數作為頭頸癌預後指標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Oncology 刊登!

 

 

01_FIO_WangYT_01

 

 

文章介紹

 

全身免疫發炎指數 SII,是一個新且方便的指標,只需要抽個 CBC,用血小板、中性球、淋巴球,簡單計算即可得到。過去的研究發現,SII 可能可以做很好的癌症預後預測,但也有研究得到不同結論。王醫師團隊,預計針對 SII 對頭頸癌的預後預測,做統合分析,了解現有文獻的結論為何。

 

收入 12 篇文獻共 4369 位頭頸癌患者,分析後發現,較高的治療前 SII,與較差的總存活率、無疾病存活率、無惡化存活率,都有關。分層分析發現,不論腫瘤的位置、治療方式、癌症分期、收入樣本數、SII 切分點、SII 切分點決定方法為何,SII 對總死亡率的預測力都在。另外,高 SII 值也與較嚴重的 T 分期和淋巴轉移有關。

 

作者總結,在頭頸癌患者,SII 是個非常方便、快速且有疾病狀態與預後預測力的指標!很值得臨床使用。

 

 

恭喜王醫師!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