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張凱閔

Meta-analysis_20180826_1355
2018 / 8 / 31

課程重新喚起了失蹤許久的研究魂

 

作者:匿名

 

 

Meta-analysis_20180826_1355

 

 

「研究」原本已從我的職涯中消失

 

原本是高教體系醫護類背景的訓練,在當時學校與老師的光環庇蔭下,提計畫、寫文章、做研究是再也平常不過的事。畢業後因緣際會進入科大任教,因技職體系學校的教育目標與特性,學生就業能力才是王道,在主客觀的環境影響下,認分收起繼續做研究的「妄想」,就當一個小小螺絲釘老師,好好訓練學生未來工作的能力,讓學生能在職場競爭中存活。

 

在過去一段不短的時光中,若教學中發現有助於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專業技能,就自己去在職進修,參加技能檢定,以身作則主動學習,多年下來也讓我「斜槓」了不少過去不敢想像的領域,但因為當時學生也認分學習,畢業後的發展也如預期,就算是繁重的教學輔導工作,也就甘之如飴了。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180826_0555
2018 / 8 / 31

上過課的同事們,都像換了一個人!

 

作者: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藥劑部 吳美慧 藥師

 

 

00_FB_Meta-analysis_20180826_0555

 

 

資質差、學習慢,適合上課嗎?

 

在 FB 上潛水已久,每次看到課程訊息都很想報名參加,心想新思惟的課程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可以場場額滿,好像是為醫師開的課程。自認為資質欠佳、學習能力不好,根本就不敢跨出這一步。

 

但看到醫院的醫師們上過課後,都好像鍍過金一樣,變得閃閃發亮,好羨慕喔!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花費巨資來上課。從來沒有在上任何課前有如此巨大的壓力,真的是太害怕聽不懂上課的內容而學不起來。

 

課前做了許多準備,想辦法對統合分析有一些了解,甚至還先去上了台北榮總開的 SR 課程。對於新思惟的工作坊充滿期待,希望課後,不了解的問題能豁然開朗,更清楚知道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

 

閱讀更多 »

00_20180826_radar
2018 / 8 / 27

2018 / 8 / 26(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01_20180826_radar

 

 

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71 分,最高達 4.91 分,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 主治醫師佔 47%,住院醫師佔 22%,醫學生 3%。藥師、醫檢師、護理師、博士生、助理教授等,合計 28%。
  • 參加學員中,67% 尚未有 PubMed 第一或通訊作者文章。
  • 老朋友 30%,新朋友 70%。

 

講師們都曾是研究新手,經歷過從 0 到 1 的過程。

 

但現在,我們已經度過了摸索期,整合過往經驗,將 meta-analysis 的論文一一拆解,從規劃、架構、專有名詞,到圖表優化,搭配互動實作,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跑出可以投稿的 Figures 與 Tables!

 

希望讓你實際體驗,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感謝大家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以下是參加者的手寫回饋,每一份鼓勵,都是讓我們前進的動力;每一條建議,也將出現在我們的檢討會議,繼續努力!

 

謝謝!

 

閱讀更多 »

FB_ad
2018 / 8 / 27

2018 / 11 / 24(六)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18 年 11 月 24 日(六)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banner-01

 

 

在寫 paper 的世界,開創出一片天地;在實作操練中,更加熟練順手。初學者就能畫出圖表,無資源起步,確實有校友成功發表 SCI 論文的工作坊!好評不斷、持續加開!

 

[快訊] 許智維醫師參與團隊關於重覆性經顱磁刺激術治療妥瑞症的統合分析,獲 Brain Stimulation 刊登!
想做研究但尚無資源,不如從統合分析開始吧!(許智維 醫師)

 

 

20180526_feedback_00001

 

20180526_feedback_00004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18 年 11 月 24 日(六)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線上報名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YCYang_Meta-analysis_20180526_1182
2018 / 6 / 1

從統合分析開始吧,讓數字來說話。

 

作者:台中榮總 傳統醫學科 楊雅媜 醫師

 

 

01_innovarad_YCYang_Meta-analysis_20180526_1182

 

 

資源少,如何拿出證據力?

 

從喜歡臨床照護的醫院訓練,也漸漸感受到,醫療需要根深柢固的實證醫學作為基礎,數字會說話,許多單一病例的成功,或許可以創造個人的神話,卻不能讓治療關鍵經驗被傳承。

 

但是做研究?毫無頭緒,只能看懂 paper,卻不知道搜尋以及寫作技巧,在研究資源相對少的科別,要如何有證據力的與其他科別的醫師對話,用數字說服,絕對優於以文字溝通。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