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01_innovarad_YSShiau_Meta-analysis_20200216_0557
2020 / 2 / 21

實際上過課的醫師說:這堂課鐵定對你有幫助!

 

作者:林口長庚 胸腔內科 蕭亦秀 研究助理

 

 

01_innovarad_YSShiau_Meta-analysis_20200216_0557

 

 

報名也要有個動機,而我的動機就是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的要求,是要寫一篇關於自己工作領域的 meta-analysis,還不能是 systematic review。

 

 

前情提要

 

我是一個在胸腔內科肺癌領域工作八年的研究助理,若是叫我寫關於肺癌治療或者其他研究設計,我應該可以洋洋灑灑寫個長篇大論,且可能所花費的時間也不用太多,因為畢竟這是個跟我工作息息相關的領域。

 

然而研究所出了這道考題,硬生生把我推入地獄。我就是數學很爛,大學時的生物統計,也是勉勉強強的才通過。畢業後,面對統計如同一堆無字天書。這時,無意間想起前老闆說,統計方面不用多著墨,反正以後找統計專家合作,請他們統計即可,你只要看得懂圖表,知道什麼是有顯著差異、信賴區間即可。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TWChang_Meta-analysis_20200216_1242
2020 / 2 / 21

不用 IRB、免收案,就能寫論文,這不就是我要的嗎?

 

作者:高醫附院 外科 張庭瑋 醫師

 

 

01_innovarad_TWChang_Meta-analysis_20200216_1242

 

 

沒資源的年輕醫師,該如何寫出論文?

 

小時候看著學長姐們發表論文在國際期刊上,覺得很佩服並期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和學長姐們一樣。進入臨床後,漸漸了解不同研究類型,發現統合分析能夠把不同研究團體的成果,結合再一起,而且又不用申請 IRB 或花費時間去收案,覺得非常神奇,心裡也覺得應該蠻適合在臨床剛起步的我。

 

但是,閱讀幾篇統合分析的研究之後,各式各樣的圖表、未知的統計方式,讓人一頭霧水,而且想到要在一片文獻海裡面,找出適當的文章,擷取其中精華,就覺得頭腦混沌,不知道從何下手。學生時期就有聽聞過新思惟的課程,在網路上新開班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剛好值班上能夠配合,就趕快報名,希望能夠學到講師們的精華。

 

雖然課程當天剛好寒流來襲,去上課的路上又飄著毛毛細雨,但是想到能夠學習到統合分析的觀念和技巧,心理覺得相當興奮。

 

一到現場,就可以感受到工作人員的熱情和細心,不但有精美的上課講義、源源不絕來提振精神的咖啡(雖然上課內容太豐富,不太需要提振精神),還有一個統合分析工作坊的馬克杯(回去繼續提醒我們要好好寫 paper),讓人對這堂課充滿期待。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PYJau_Meta-analysis_20200216_0892
2020 / 2 / 21

化繁為簡的教學,讓我願意投入嘗試寫作。

 

作者:北市聯林中昆院區 中醫科 趙品諭 醫師

 

 

01_innovarad_PYJau_Meta-analysis_20200216_0892

 

 

也聽過外賓演講,但還是無法起步。

 

以前有機會閱讀 systematic review 及 meta-analysis 時,總會對於文章如何寫成,及統整一切的圖表如何產生,感到非常好奇。但往往只是為了自己作業而閱讀這類文章,也都會直接節錄自己需要的重點,對這類文獻的前因後果沒太多著墨。

 

醫院也曾邀請外賓老師來上統合分析,可惜,儘管內容相當豐富,但過於大量的資訊,還有偏向研究所的教學方式,造成不少同仁,包括我自己,對於老師的勤學佩服不已,但也對於此文體感到無比艱深,即使有想學習,卻無法投入。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200216_0414
2020 / 2 / 19

2020 / 2 / 16(日)課程照片記錄

 

 

00_FB_Meta-analysis_20200216_0414

 

 

對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而言,meta-analysis 是研究起步的好領域,有了好課程的帶領,meta-analysis 變得更加容易寫、容易發,亦被多數學校與醫院升等接受,且不需經過 IRB,也能利用臨床之餘的零碎時間工作,成為越來越多人出道時的選擇。

 

推倒統合分析的高牆!先前有聽過一些關於統合分析的講座,卻不知如何著手。今天的課程對於一個初學者而言非常友善,也有手把手的實作教學,收穫滿滿!

 

想要自行入門 meta-analysis,光是統計不同、文獻搜尋繁瑣等諸多狀況,若靠自己摸索不僅費時費力,甚至未必能找出正確道路。這門課,就是為研究初心者量身規劃,以我們一路走來的自身經驗,打造出一套完整的系統化學習,幫您省下試誤的時間。

 

能在一天時間內,將 meta-analysis 所需能力有初步了解,後續是自己練功的時間,期許自己早日從 0 到 1!

 

生活處處是題材,隨著時間的積累,題材越加豐富與多樣,端看您如何取用。透過良好的研究設計、評估量表並得出特殊意義,任何一點點的想法,都可能是機會,但首先,必須熟悉如何運用手邊的好工具。

 

互動實作時間,透過精準設計的軟體操作教學,讓您一步步熟悉工具,並且能做到最好、最漂亮。魔鬼藏在細節中,課程中分享了該注意與該避免的細節,讓 reviewer 拿起您的論文時,第一眼看到圖表便能認同,這是具有專業水準的團隊所做出,精確且高品質的稿件。

 

很棒的課程,老師解說清楚,互動課程工作人員立即解決問題,希望學有所用,努力賺 paper 獎金。

 

新思惟瞭解學員所需,為學習之路做盡完善規劃,您想得到的問題、沒想到的問題,我們都在課堂上準備好了。和我們一起,用一天的時間,克服初學者困境,讓無資源者也能有成功起步的機會。

 

從課前的提醒到當天親臨現場,讓人感受到滿滿的貼心,課程的設計也相當踏實,不愧是高手群的設計課程!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
2020 / 2 / 17

2020 / 2 / 16(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謝志杰醫師、林思涵醫師

 

 

 

00

 

 

這梯次同學上傳的作品很多,而且高品質的不少,第一輪看過後,總共有 6 位沒有明顯失誤,最後得要一張一張仔細檢查,才終於分出高下,由謝志杰與林思涵醫師獲得獎項。

 

我們一起看看那些差點得獎的圖表,以及兩位得獎者的傑出作品。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