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能力

01_OfficeHour_94
2023 / 8 / 31

問:應徵住院醫師,需不需有論文?我聽到兩種不同版本的說法,現在好徬徨!

 

 

 

01_OfficeHour_94

 

 

問:校長好,有件事情我真的不太確定該怎麼去思考跟看待,想請問你的意見。

 

進醫院後有聽到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很多醫學中心的老師們看不慣現在年輕人臨床都還沒學好,就整天寫論文的風氣,所以在招收住院醫師的時候,有論文不見得會加分,他們希望的是全人評估,能夠收進可以一起當同事的住院醫師。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因為評鑑跟醫院本身的要求,學術論文的寫作能力是剛性需求,偏偏有這種能力的人又很稀缺,所以能夠有發表,證明自己有學術寫作的能力,在多數的醫院其實是會加分的。

 

我現在雖然離應徵還有兩年,但我也知道,寫論文需要時間。到底我該不該去發展學術寫作的經驗,並充實自己的履歷?

 

答:(蔡依橙)

 

這是個好問題,事實上這兩種說法都存在,也都沒有錯,但他們會適用於不同的醫院。

 

招收住院醫師絕對是一個全人評估的過程,你論文再多,但人很難相處,而且面試的時候看起來氣場就與主考官不合,那是不可能會被錄取的。

 

但相對來說,如果兩個人不管在各方面都各有千秋,面談過程也沒出明顯的問題,科部又有發表需求,當然是有發表,證明自己有學術寫作能力的人比較吃香。

 

書面審查的部分也會有差別,論文只是一個記錄,他真正代表的是你對這個科別是不是有持續性的興趣,是不是專心致力於發展這方面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對於醫學生 PGY 來說,寫論文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事實上對主治醫師也不容易),如果你年輕的時候就能夠克服困難的事情,那麼住院醫師訓練期間給你一些更有挑戰性的臨床訓練,學習新技術,應該也是沒問題的。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mepa_tsengpt_share02_PATI_20150307_0506
2015 / 5 / 7

完成從來沒想過的事:Meta-analysis 文章

 

作者: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 曾秉濤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曾秉濤醫師獲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同期刊登兩篇文章!

 

 

01_innovarad_mepa_tsengpt_share02_PATI_20150307_0506

 

 

進一步想嘗試不同的玩意

 

有了前幾篇成功的案例後(除了 SCI 的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雜誌,還有幾篇是投到國內期刊),就想來嘗試看看不同的玩意。我想,這應該也是新思惟的特殊能力吧?新思惟能夠提升每個參加者的「自我效能」。

 

這跟精神科幫患者做復健時,特別強調的地方一樣:只是陪伴在旁做復健是不夠的,還要讓這些人能夠在沒有你的時候,仍能獨立應付各種挑戰。在新思惟的課堂中,老師們身負著「賦能」的任務,並且營造出「你能」的氣氛,以期達到「我能」的境界!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