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_FB_innovarad_tsweng_Meta-analysis_20180114_0291
2018 / 1 / 19

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更接近目標。

 

作者:柳營奇美醫院 藥劑部 翁騰崧 藥師

 

 

01_innovarad_tsweng_Meta-analysis_20180114_0291

 

 

依稀記得第一次上新思惟課程《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時的課前問答,校長說過:「統合分析只要懂得分析的方法,獨立完成不是問題」。這個坑,直到最近又開了《統合分析工作坊》,看著有上過課程的評價及難易度,我想,我應該可以學會吧?

 

於是,在收到統合分析工作坊開放報名後,經過幾天猶豫(蛤,正常不是立馬刷嗎?) 就刷下去,刷之前還偷問校長還剩幾個空位 XD,還好還有名額。還記得第一次的統合分析工作坊是秒殺,沒錯,我印象超深刻,上午發佈下午就額滿,超級誇張的課程,這是在搶演唱會吧!

 

上課前例行性要去吃一下 Sukiya,這次分別吃了校長大推的「蔥溫玉牛丼」和之前沒吃到的「牛肉鰻魚丼」。在這之中,最令我驚豔的居然是青菜,難怪校長每次必點,加套餐比可樂餅便宜,且熱量也比較低 XD

 

 

課前反覆練習,只為了提高勝率。

 

報名完工作坊時,其實我點了活動內容看了好幾次,每次都希望能從介紹中的隻字片語看到寫作的方向。這之中,在我腦海揮之不去的是這句,「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是的,會贏的人,是在開戰前就知道會贏才開戰,與我最近的心路歷程接近,也因為這句話,我想試著用盡最大的能力,想盡辦法贏得「統合分析製圖大賽」。重點來了,該怎麼贏,我開始看著過去得獎的作品,紀錄獲勝原因優點、常犯的錯誤,然後把這些重點抄在紙上,但這樣會贏嗎?

 

我相信這樣不夠,於是我繼續翻著互動實作的網頁,突然我看到最上面的那段話,這次,互動實作時間的學習目標,是做出「指定論文」的「整套圖表」。對,你沒看錯,就是「整套」。Table 1 與 Table 2,描述性的內容,您自己也能做。

 

既然是整套,那麼要贏 Table 1、Table 2 就是關鍵,如果大家都做出指定的圖表且沒犯錯,這樣我跟其他人就沒太大差異,勝出機率大概三成,有整套機率大概是提高五成。於是,開始著手研究 Table 1、Table 2 的格式。不看還好,一看才知道難度很高,格式、細節都很繁瑣,光是測試就花了不少時間,不過也因此做表格能力提升不少。

 

最後最難決定的部分是在顏色,剛開始的目標是 Cochrane 配色,因為統合分析之前最常念到 Cochrane 的文章。後來發現這個期刊色系不好掌握,藍色很多人用過,紅色為 The Lancet 的配色,但表格的樣式我無法駕馭,紅橙黃綠藍靛紫一直選不出來,甚至翻了蔡欣宇醫師之前上課的色彩學。最後回歸初心,看著統合分析工作坊的配色,就決定用「蔡依橙」的「橙」色對決,也向校長致意。

 

 

意外獲得新技能

 

接著是圖片處理的部分,因為沒用過 CMA,打開後會有 10 次或 10 天的限制,上課的同學會有延展的機會,不過要自己寫信跟原廠說,校長很貼心的把寄信格式先公佈給大家,且建議大家先跟原廠要,我也去要了。只是這邊要說的是,拿到序號後一定要立刻用啊,我沒立刻用,結果展延序號失效,崩潰 QQ

 

只好求助校長,校長跟我說,「那你只能把無法使用狀況跟原廠說,看後續怎麼處理」。英文不好的我,只好看著之前的範本來改,再請校長幫我過目一下,結果,校長認為我的英文還不錯,這樣溝通沒什麼大問題。校長果然是在激發我的潛能 XD(英文寫信技能 GET!)。最後,拿到了 50 次或 12 天的序號。

 

當打開 CMA,看到一堆英文的介面還有空格,當然是不會用。想到課前下載檔似乎有幾個副檔名是 .cma,打開來看看好了,只出現一堆數字,圖呢?一個一個動手去測試,最後終於看到圖。接下來自己玩,還在飯店房間大吼,「校長,CMA 好難」,我覺得校長一定有聽到我的怒吼 XD

 

即使做足了這些準備,對於得獎機率最多還是七成,因為來上課的神人很多,我只能盡最大努力先做好這些,剩下來的就是聽天由命了。

 

 

必備攻略本:互動實作手冊

 

上課那天,到報到處我還沒講號碼,新思惟的夥伴就把名牌拿給我了,果然是一貫順暢流程。進到教室和校長聊著近況以及 Sukiya 的鰻魚後 XD。接著開始翻熱騰騰的互動實作手冊,腦袋開始轉流程,所有卡關的地方都解開了,果然是救急攻略本!

 

上午,在開場的課程設計介紹後,由張凱閔醫師告訴我們統合分析在資料蒐集、資料萃取、定義方向和多元性到底該注意什麼。

 

接著由曾秉濤醫師為我們解說拆解論文架構,關於統合分析到底算不算原創文章,開場就點出關鍵,並且還問大家,「想不想一年寫十篇統合分析」,當然想啊,要把學費賺回來才行!論文拆解的原理,和《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大同小異,但更聚焦在統合分析常見錯誤上。

 

之後,是張凱閔醫師告訴我們那些重要的專有名詞,用簡單易懂的例子告訴我們,那些專有名詞的意義,並如何運用於統計上。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互動實作時間,照著攻略本順順的跑了一輪,課前卡關的地方也在這時候突破,除了 line 的粗細預設值居然不一樣,超怪,必須要自己手動調好。

 

比較特別的是,跟著攻略本走過一輪後,接下來的 Figure 3a 和 3b,CMA 似乎會自己記憶設定值,我幾乎沒什麼改,就跑出跟上一張格式一樣的圖,想說怎麼怪怪的,不放心,還一張一張對線條、間距、字沒有打錯,有沒有不該出現的東西沒消掉,再三確認後,才上傳。

 

順道一提,PRISMA 直接轉 TIF 背景會是空的,雷醫師教我的是用匯出的方式,而我後來另外摸索出另一個方法是,將 PPT 存成 PDF,然後用 PDF 螢幕快照,再貼回小畫家存檔,最後用 XnView 轉成高解析版本。

 

 

得獎了!所有的準備,都值得了!

 

下午,曾醫師的搜尋文獻課程,把他自己私藏的秘訣跟大家講,在冷熱主題間,該怎麼拿捏,難怪可以一年十篇,不是沒有原因啊 XD。

 

接著由校長講解圖表優化重點,先說結論,要想讓接受度機會上升,好圖很重要,別再相信論文的科學性跟內容重要,審稿者會幫你改圖這件事;校長講的圖表優化重點,我坐在台下幾乎是點頭如搗蒜,尤其是指定論文表格的部分,校長果然是厲害,我都盡力模仿了,結果校長更高明,可惡,還以為看到校長的車尾燈,沒想到只是看到殘影 XD。最後由張醫師給我們這些剛從新手村出來的五個建議劃下完美句點。

 

等等,好像還漏了什麼,就是公布製圖大賽的結果,由校長先說明了「那些常見的錯誤」後,接下來跳出一張,所以是誰得獎呢?

 

看到黑白的配色,內心有點失望,果然這次還是沒贏下來嗎?在準備收拾包包的瞬間,黑色的簡報畫面之後,突然再度跳出我的名字,我忘了每次比賽都有兩名得獎者。上台跟校長合影,直到被校長強力握手的瞬間,我才真的相信,我的製圖被國際學者認同了!內心是無比激動。

 

 

獎金,等我!

 

在回家的路上,看著手機內上課拍照的 PPT,就像是課程自動回放一樣,有種新技能獲得的感覺。雖然目前熟練度只有 1 級,相信在不斷的練習下,也能達到跟講師們同樣的高度。感謝這堂課程講師們不藏私的指導,將統合分析跟變得煉金術一樣,理解、分解、再構成(鋼之煉金術師梗)

 

接下來就是把上課技能發揮到極致,投出屬於我的第一篇文章,也期許自己有一天能霸氣的問校長,獎金的存量還足夠嗎?XD

 

(橙編按:歡迎隨時來領,一起共享榮耀!)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