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共享榮耀

01_JAHA_HuangHK_22
2021 / 3 / 26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分析不同抗凝血劑的骨折風險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刊登!

 

 

01_JAHA_HuangHK_22

 

 

文章介紹

 

目前在文獻上,關於傳統口服抗凝血劑 warfarin 和新型口服抗凝血劑 NOAC 類藥物,到底在骨折風險上有沒有不同,資料並不一致,於是黃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主題做分析。

 

總計收入了 29 篇研究,共 388209 位受試者,經過網路統合分析比較,發現 NOAC 類藥物的骨折風險,的確比傳統的 warfarin 低,其中髖關節骨折顯著較少,脊椎骨折雖未達顯著但已呈現趨勢。分組分析發現,個別藥物來說,dabigatran、rivaroxaban、apixaban 三個藥物,顯著有較低的骨折風險。而且,在研究中,RCT 研究和真實世界的世代研究,頗為一致,表示以上的分析可信度頗高。

 

整理既有的文獻,並做統合,為仍有爭議的主題指出方向,是很不錯的研究題材。尤其本文選擇刊登在最常開立抗凝血劑的心臟科領域雜誌,更是很棒的策略性選擇。

 

 

恭喜黃醫師!

 

閱讀更多 »

01_diagnostics_LuanCW_01
2021 / 3 / 17

[快訊] 欒智偉醫師團隊,關於 CRP/Alb 對頭頸部癌症預後價值之統合分析,獲 Diagnostics 刊登!

 

 

01_diagnostics_LuanCW_01

 

 

文章介紹

 

之前的研究顯示,CRP/Alb 的比值,是鼻咽癌患者的預後因子,數值越高,預後越差。不過,CRP/Alb 比值對預後的預測力,在其他種類的頭頸部癌症是否一樣好,就是作者群在這次的研究想要回答的。

 

總共收入 11 篇論文,共 7080 位患者,並分析其 CRP/Alb 比值對總死亡率、無疾病死亡率、無遠端轉移死亡率等的預測力,結果發現,CRP/Alb 對三種預後指標都有顯著的預測力。分組分析發現,CRP/Alb 的確是不同頭頸部癌症的預後預測因子。

 

作者認為,日後在臨床上,或許可以進一步發展 CRP/Alb 作為治療分類的生物標記。

 

在其他領域,發現一個新的生物標記,可以預測預後。將同樣的概念延伸到其他領域,並作統合,是個不錯的研究主題。

 

欒醫師成功在上課後半年,就寫出論文投稿,並快速被接受,實在厲害!

 

 

恭喜欒醫師!

 

閱讀更多 »

01_JOSR_MaHH_09
2021 / 3 / 8

[快訊] 馬瑄孝醫師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股骨頸骨折後不同術式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刊登!

 

 

01_JOSR_MaHH_09

 

 

文章介紹

 

老人家如果有股骨頸骨折,之後作全髖關節置換,可能會有較高的機率產生脫臼。於是就有人提出,應該採用雙動髖關節置換,或半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其穩定度可能較好。但究竟應該用雙動髖關節置換,或者半人工髖關節置換呢?目前沒有定論。馬瑄孝與蔡尚聞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議題作統合分析。

 

研究收入了 8 篇相關論文,包括 541 位雙動髖關節置換,以及 603 位半人工髖關節置換患者。經分析發現,雙動髖關節置換,有比較低的術後脫臼比例、較長的手術時間、較多的手術過程失血。

 

不過,因為這 8 篇論文的異質性太高,部分研究的品質也不算是非常好,作者群認為,雖然雙動髖關節置換看起來似乎比半人工髖關節好,但尚無定論。未來仍需要更高品質的研究,尤其針對認知功能下降或失智的患者,作更進一步的探討。

 

雖然不見得立刻能有確定的答案,但把既有文獻做個總結,大概看出可能的趨勢,並為未來的研究設計提出建議,對臨床照護與學術研究,都很有幫助。

 

 

恭喜馬醫師與蔡醫師!

 

閱讀更多 »

01_PLOSONE_LeeWC_04
2021 / 2 / 25

[快訊] 李威成醫師團隊,關於上頷牽引術對長期矢狀面前後徑之影響的統合分析,獲 PLOS ONE 刊登!

 

 

01_PLOSONE_LeeWC_04

 

 

文章介紹

 

三級異常咬合(Skeletal Class III malocclusion)的治療,需要做上頷牽引,不過,究竟其長期效果如何,尚無定論。李醫師團隊,預計使用統合分析,回答這個問題。

 

經過收入 2020 年 9 月前的研究,並做統合後,發現上頷牽引治療,在短期內矯正上頷發育不全,效果不錯,而且結果不受年紀或性別影響。不過,隨著時間過去,在矢狀面前後徑的改變將逐漸消退。

 

作者群也提到,目前的研究中,受限於量測只用 SNA 角度,且研究異質性高,整體的實證效力仍有提升空間,建議回來如果設計大型長期的觀察研究,可以針對目前文獻缺乏的部分做規劃。

 

 

恭喜李醫師!

 

閱讀更多 »

01_JAD_TsengPT_51
2021 / 2 / 24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懼高症各種介入方式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刊登!

 

 

01_JAD_TsengPT_51

 

 

文章介紹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對懼高症的介入治療方式,每種都有各自聲稱的療效,但如果把這些治療都拿來比較,看看其效果、患者接受度,並嘗試找出首選治療,會怎麼樣呢?曾秉濤醫師團隊,就預計研究這個議題。

 

研究收入了共 17 篇隨機對照研究,946 位參與者,並用網路統合分析,比較這裡頭共 19 種不同的治療。

 

結果發現,有效的有:虛擬實境加心理治療、實際環境暴露加對立行為、虛擬實境加 20mg 皮質醇、虛擬實境加認知行為治療、實際環境暴露。其中最有效的是,虛擬實境加心理治療。

 

在各種治療中,唯一患者接受度比較不理想,顯著比對照組差的,是虛擬實境加認知行為治療。

 

總結既有研究,曾醫師團隊認為,虛擬實境配合心理治療,應該作為懼高症的第一線介入選項。

 

 

恭喜曾醫師!

 

閱讀更多 »

SAVD_20200105_1238
2021 / 2 / 18

跟著專業講師學,拚出第一篇統合分析論文!

 

作者:國軍桃園總醫院 急診部 楊大緯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楊大緯醫師團隊,關於錐狀斷層掃描診斷舟狀骨骨折之統合分析,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SAVD_20200105_1238

 

 

尋求自我成長,踏入實證醫學。

 

考完專科以後,一直很擔心自己就此停止成長,於是盤點了幾個感興趣的領域,延續住院醫師時期養成的習慣,利用輪班生活之餘,繼續到外面上課。

 

實證醫學就是其一,了解實證醫學如何實際運用到臨床,讓臨床醫師對於自己每天在做的醫療工作有更深入的體會,一次又一次反覆印證的過程,我發現自己是可以持續投入。

 

實證醫學相關課程,我記得最一開始學會的是急救加護實證醫學概論。授課前輩教得非常好,這次聽課,跟學生時期不同的是,過去幾年累積的臨床經驗幫助了我,對於此前聽過的 index test、reference standard、各種 quality assessment 的工具、data synthesis 這些名詞更有感覺。

 

閱讀更多 »